十天高速公路穿越秦岭西段进入汉中略阳县境内,经过略阳、留坝、汉台、城固,从汉中盆地东缘西乡与安康段连线。高速公路横穿汉中盆地,在秦巴山间,汉中盆地灵秀多姿,被誉为“西北小江南”,沿着高速公路,穿行在这道绿色走廊,饱览秦巴美景、品味田园风情,令人仿佛置身于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廊。
亲水汉中
◆ 在汉水上游
汉中盆地位于汉水上游。在汉水上游,发源于秦岭和大巴山区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数也数不清,这些清澈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泉、成溪、成河,最后变成了汉水的水源。天上有银河,地上有汉水,这天汉之水,滋润着这片山地,也使得汉水成为一条洁净的大河,成为长江最大的支流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
号称为“东方宝石”的朱q,它是仅存于秦岭南坡的鸟类。在陕西秦岭南坡的汉中洋县、佛坪等县境内,由于二十年来的专门保护,如今数量已达成百上千只。就像它天生洁白的羽翼一样,朱q喜欢洁净的流水。让人想起传说中的那些隐士,它们飘飘如仙,与清流同行,与孤松为朋。在汉中盆地穿行的数条国道,大多是沿着汉水的流向延伸,乘车经过这些国道的途中,可以欣赏到这些鸟儿的倩影。除了朱q,还有白鹭、苍鹭、鹳、鹤……它们常常翩翩飞在这片绿色山地的上空,栖息在河边或是小山丘的树上。
在朱q栖息地洋县境内党河水库两岸,都是低矮的山丘,一泓清泉铺展在山峡中,宛如明镜。两岸低缓的山丘上被各种树木覆盖,这些地方在古老的时代都曾经是植被茂密、山花烂漫,这里是汉江流域特别富饶的地方,专家记者和来自全世界的鸟类爱好者可能都会诧异,在这么一块繁华之地上,生存着一种绝世濒危的鸟类,它们是如此的美丽,喜欢安宁和清洁的环境。
清洁的家园来自天汉之水,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福祉。
◆ 山地的眼眸:从南沙湖到茶镇湾
秦巴山间水系发达,众多的水源滋养着汉水上游的河谷地带。横穿汉中盆地的十天高速公路在城固县境内与京昆高速交汇。高速飞架,宛如彩虹。在这里,汉水宽阔壮观,晴朗的天空下发射出耀眼的波光。这是一条大河的气象,舒展而又平静,江边细沙粼粼、闪烁着光泽,沙滩在水边画出一道道弯月般的轮廓。
众多的山间河流得益于南来的暖湿季风,在爬升秦岭的缓慢旅途中,这股暖湿气流朝云暮雨、滋润着秦岭南坡的山地,也哺育出众多的山间溪泉和河流。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在山间截流,蓄水灌溉或者发电,形成了山间众多的人工湖泊,这些人工湖泊宛如山地的眼睛,闪动这片山地的灵性。
南沙河是汉水上游的一条小小支流,它发源于盆地边缘大巴山南麓的低山地带,南沙湖是截流形成的人工湖。在阳光照耀下,湖水被春日的和风掠出一圈圈的波纹,水上游船翻波劈浪,湖上飞鸟翩翩;近岸的湖水清澈如境,映照出湖边嫩柳的新叶。站在树木茂盛的湖边小山上,可以眺望汉中盆地北部边缘的秦岭山脉,那是些隐隐的曲线,画出了盆地的轮廓。汉水从盆地中间横穿而过,在南沙湖附近的谢家营,京昆高速公路和十天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飞架的高速路横空划过,灵动而亮丽。春天里的阳光铺洒在汉中盆地,满眼流金溢彩,那是遍地的油菜花盛开,村庄和人居从视线中掠过,宛如画卷中不可缺少的点染。
十天高速公路在西乡县境内几乎伴随着牧马河前行,沿着风景如画的牧马河,时而可见高速公路的高架桥凌空飞过,飞桥虹影下,细沙铺满河滩,水中倒映着天空和绚丽的云霞。
田园汉中
◆ 安详的田园
由于秦岭高大、大巴山绵延,汉水上游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避世之地。大自然不单单庇护着这里的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也使这片土地成为隐秘的世外桃源。
沿着汉水河谷,村落与城镇错落在河流两岸。南边逐渐抬高,错落的山岭画出大巴山重山叠岭的轮廓;北边缓慢延展,则是秦岭南坡的道道山岭。一年四季,汉水上游的高处山岭和低地河谷,被季节描绘出丰富的色彩。河谷地带生长着蔬菜和稻米,山岭坡地往往种植果树,水果品种也是南北兼有,北方的苹果酥梨,南方的甘蔗甜橘。河谷和山岭之间的浅山丘陵上,遍布着茶园,汉水流域被称为中国茶叶最北生长线,人们饮茶成为习惯,茶叶在汉水沿岸的商埠码头曾经是重要的贸易品种。
穿行在汉中盆地,大地宛如画幅,三月里油菜泛金,麦苗碧绿,城镇的高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村庄的炊烟画出一道道轻纱。桃、李、杏、梨……果树盛开着春天的绚烂,繁花间闪出乡村人家的小楼,白瓷砖反射着阳光,耀人眼目。水塘烁烁,河流如流光的丝线。山间的小河上凌空飞架着钢索吊桥,吊桥那一边,是村庄的黑瓦檐。
这安详的田园,令人遐想,远来的旅人,乘车穿过这片宁静的山地,望着车窗外画幅般飘过的田园长卷,会忍不住想停驻,流连而不忍离去。在高速的时代,汉水上游这片宁静的田园,往往带给人片刻的舒缓和安宁,让我们忘却了匆匆的行旅、紧张的行程。游目骋怀间,心胸舒展而放松,秀色可餐,美景养眼,让人难以忘怀。
◆ 樱桃璀璨:西乡樱桃沟
赶着花期来到西乡,由城区出发,沿着数条“樱花大道”,车行不足两公里,就可以直接驶入遍地花丛中。随地可见樱桃树,满眼是一团团云霞般的樱花。随处停车,打开车窗,绚烂花色铺面而来,花香沁人心脾;蜜蜂盈盈飞舞,耳边是它们忙碌的声响,宛如仙境中的乐音。
山坡上有农家小楼,红砖白瓷,在春日的阳光中闪亮。农家的院子里摆着茶桌,陕南被称为中国茶叶最北生长线,历朝历代茶叶在汉水沿岸的码头商埠都是重要的贸易品种。西乡县发展茶叶产业近二十年,已形成规模,是陕南最大的茶叶产业基地。这里的绿茶现已成为汉中绿茶的代表品牌,春日里新茶刚刚炒出,坐在农家的场院中,满眼绚丽烟花,新鲜的绿茶在玻璃茶杯中碧绿可人、香沁胸腹。饮茶看花,闻香欲醉,暖风熏人,令人心醉神迷,飘飘欲仙。
问道汉中
◆ 大道汉中
跨越陕甘两省境内的紫柏山是秦岭西段最高山峰,其主峰高达2600多米。在汉中留坝县境内,紫柏山东向延伸为柴关岭,海拔2400多米,为秦岭西段的重要山岭。连接陕西和四川的公路在此翻越秦岭,舒缓下行,一路依山傍水的行程,直达汉中盆地,逶迤向南,抵达蜀川。宝鸡至汉中段是川陕公路最重要的一段。这段翻越西段秦岭的公路初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战时期,后来经历数次修缮改建,最后成为316国道的组成部分,这条国道勾连中国东部地区和大西北,连接108国道之后,就把大西北和大西南网进了全国公路交通大网络之中。新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和即修建的宝巴高速公路亦翻越这一带的秦岭西段,进入汉中盆地,成为连接大西北、大西南和东南地区新的交通大动脉。
两千多年前,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功成身退,被封为“留侯”,封地在陕西留坝、凤县境内。传说张良隐居紫柏山下,长伴青山、辟谷修炼。留坝县西北15公里处的张良庙为张良的祠庙,也是汉中最重要的一座道观。由于张良的声誉、也由于道教的影响,张良庙成为历朝历代重点保护的名胜,至今车行川陕公路,依然可以看到殿阁森严、亭台巍巍,附近的山岭也是树木森森、草木茂盛。
汉中的青山秀水中隐藏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道观,有人甚至把汉中当作道教的发源地,道教天师张道陵创始“五斗米教”,张鲁为张天师的嫡孙,曾经割据汉中,将五斗米教发扬光大,创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体系。五斗米教使得道教影响深远,成为中华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本土宗教。
这是一片滋润的绿地,一片清洁的家园。青山隐隐水迢迢,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样的一片绿地,使远来的人仿佛进入触手可及的仙境。不由让人想起道家,其自然观和生命观,深深渗透在这片山地。
◆ 午子听松:身到烟霞便是仙
午子山在西乡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东去湖北的210国道和连接川陕的316国道在此交汇。新建的十天高速公路在此处修建了大型道口,乘车行走在这几条国道上,高大绵延的米仓山(大巴山)峦撞入眼帘。群山逶迤,在视野尽头高高耸立。群山拱卫的西乡小盆地边沿,众山环绕之中,午子山秀丽突兀,小巧俊朗,就像是人工的雕塑。
午子山下是穿越群山的一条山中小河,叫泾洋河,它与横穿西乡盆地的牧马河交汇,最后汇入汉水。下游泾洋河边有一片台地,曾经在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被称为李家村新石器文化遗址。站在午子山上,可见泾洋河波光闪烁,流淌在坝子上,午子山下的小镇堰口镇在河的对面,由一座铁索吊桥与国道相连。
站在山下仰望,山势突兀而高峻。树木森森,山道陡升。与周围高耸齐天的群山相比,它显得小巧,但是却独立峻峭。这就像是大自然随手的一个机巧之作。与大山相比,它是一个微缩的小品;与盆地相形,它是一个突然的隆起。
山上覆盖着繁密的树木,大部分又是独特的白皮松。当地古老的传说中,这座午子山原名“母子山”,传说当年汉王刘邦征战此地,纳当地女子戚氏为姬,并在此地建立戚姬的行宫,一天,戚姬在梳妆时,一阵风吹来,妆盒中的银粉被吹散,于是这里的松树皮覆上了白色晶莹的色泽。
午子山上建有道观,名为午子观。行走在山道上,仰视中可以看到树木掩映中,道观的楼台森森、飞檐隐隐。汉中被称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山中道观众多,午子观是其中之一。道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在过去的岁月中,凡有道观处皆为仙山,山中一草一木都受到保护,使这里的白皮松度过漫漫岁月依然繁盛。
午子山后,与泾洋河隔河相对的山名为“飞凤山”,这座山是高山的余脉,却从河谷地带陡然突起,峭壁如削,山璧张开,宛如飞凤。三国时代张飞被封为西乡侯,其封地在今西乡县和镇巴县一带,传说张飞经过飞凤山下,在山壁上题写了“飞凤”二字,由于地质变化,泾洋河河床抬升,这两个大字已被覆盖在河床下,无迹可寻了。210国道在河岸边延伸,行车路上,可以看到两边山形陡然,天空变成狭小一线,对面飞凤山陡峭逼人,仿佛触手可及。山下河水清亮,映出山形的绮丽多姿。此时停车驻足,下到河滩,在卵石中往往可以随手拾起一块小小山石,圆润而绚丽,五彩斑斓,令人不忍释手。
作者简介:丁小村,本名丁德文,1968年生,陕西省作协理事、汉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汉中市文联。发表中短篇小说二百多万字,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两度被收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