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期 第90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09-1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党员奋战一线 抢修水毁公路
----------山阳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党支部抗洪抢险纪实      
新闻作者:文 / 阮班义
    7月17日和7月24日凌晨,山阳县普降大到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电力、通信、交通中断,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
    灾情发生后,山阳农村公路管理局支部不等不靠,立即启动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将党员干部分成东、西、南三片,制定了抢修公路保畅通的实施方案。党员干部吃住在工地,抓进度保畅通。截至7月23日,7条县道38条乡道全部抢修通车,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7月24日凌晨,山阳县再次受到暴雨洪水重创,县境内的商漫高速和203省道交通中断,全县543条2770公里县、乡、村公路受灾严重,236条农村公路交通中断,过长路、银厂路、双鱼路、南龙路、郭山路十里段、银照路天桥段、黄漫路高坝段等主要县、乡公路荡然无存。在这紧急关头,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始终战斗在抗洪一线,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需求就出现在哪里,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个深受群众拥护的充满战斗力的党支部。
 
“就是累死,我们也要把缺口堵上!”
    7月24日上午10时50分,洪水如脱缰的野马从郭山路127K+300M处滔滔而入。望着公路左侧的行道树和路基防护工程被洪水卷走,公路人心如刀割。党支部书记阮班义和局长朱正民带着农管局的党员干部赶到路基决堤处,望着汹涌的洪水,有的人心生怯意,有的人一脸无奈。“大家跟我上”!局长朱正民一声令下,带头跳入了洪水之中。60多名抢险人员如剑出鞘,一个个紧紧跟上,大家砍树的砍树,装沙的装沙,砸桩的砸桩,奋勇当先。年近60的老党员党家良同志不顾年老体弱,也和年轻人一样,样样事情抢着干,冲锋在前。大伙劝他说“你从7月17日晚至今已劳累8个昼夜了,你靠后休息一下”,可他坚定地说:“就是累死,我们也要把缺口堵住。”80多米的大缺口,经过抢险人员连续10个多小时的全力奋战,终于,被堵住了。
 
“便道未抢通,我坚决不回家!”
    缺口被堵住后,7月25日早上,农管局紧接着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安排查灾和抢修便道。局长朱正民、副局长李和斌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毛浓科、党委书记聂康安抢修郭山路便道,农管局支部书记阮班义、工会主席何玉虎、养护股股长郭天兴分赴全县30个乡镇2770公里的农村公路查灾抢险。在党员的带领下,大家跋山涉水,带着应急灯和食品日夜兼程,用50个小时查清灾情并及时上报。党支部和局务会立即研究,租赁挖掘机10台,装载机20台,把大型机械分成10组,每个党员干部负责一组,日夜奋战在公路抢修工地。有5名党员路过家门口,领导安排给他们2个小时假回家里看望一下,他们却说:“便道未抢通,我坚决不回家”!
 
党员干部战斗在抗洪一线
    在近30个抗洪抢险的日子里,党员干部一直守护在一线,以高度的责任心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他们的脚被水泡烂了,手被铣把磨出了血泡。整天在37度的高温下劳作,很多党员干部因高温和连续作业累瘫在了路上。这一切,被《华商报》记者看在了眼里,他们被深深地感动了!
    自7月17日至8月23日,县农管局已投入大型筑路机械600多个台班,民工5万余人,铁丝75吨,砂袋25万多条,累计投入抢修资金200多万元,中断交通的7条县道的便道已经修通,38条乡道中除银厂公路、莲松公路、天湖公路3条乡道正在抢修外,其他35条均已抢修通车,为救灾物资运送和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提供了道路交通保障。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