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诗文八方雅士续春秋,当收获的金秋来临时,9月10日至11日,在咸阳旬邑的石门山中首首诗文回荡在谷中,这里是咸阳公路管理局路缘文学社正在进行的“金秋诗会”。
“青城湖心净,山翠古径幽。金秋诗会盛,文友情义浓。”这首由社员史伟峰所做的诗恰是这次“金秋诗会”的写照。参加这次诗会的有来自咸阳公路系统基层养护、收费、检测一线和机关的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职工,大家都是抱着对文学的热爱,欢聚在了一起。同时,省交通作协主席丁晨也应邀参加了诗会,他向社友们介绍和讲解了全省交通文学创作情况和秦直道的有关知识。以文会友、相互学习,赏金秋美景,创妙语佳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诗会期间,与会人员分别参观了乾县白塔道班、永寿检测站、彬县段三家公路文化示范单位建设成果,在自种自吃、菜品丰富的小菜地边,在明亮整洁的小浴室、小厨房里,在书目琳琅、窗明几净的职工书屋、小会议室里,在地方特色浓厚的文化墙前……年轻的文学社员们目光一处接着一处,把这些凝聚咸阳公路文化特点的新道班、新段部、新站部深情地摄进镜头,存进记忆。
在旬邑石门山,明月高挂,秋风送爽。宾馆的多功能厅里,掌声不断,咸阳公路管理局路缘文学社新老社员们先后登场,饱含激情,伴着舒缓的轻音乐,朗诵起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诗句中时而委婉,时而激扬,时而老辣,时而活泼,时而古韵悠扬,时而又新颖时尚,现代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小小说等作品从老当益壮的老作者、豪情万丈的年轻作者口中诵出,或低沉,或高亢,或柔情、或悲壮,一首首、一篇篇诗句文章,就像秋夜的萤火虫,带着公路人汗水凝成的亮光、带着咸阳公路文化的蓬勃发展的印迹直上九霄,伴着秋月清风飘向远方。
11日一早社员们登石门山,徜徉于芳菲之林,或细细端详,或拂手而过,或取景留影,或相言甚欢。无数的文人墨客曾为青山绿水题诗作赋,如今身在秦直道遗迹的石门山下,自然撩拨得众文学社员兴致更浓。社员郭忠凯这样写道:“迎着十月的呼吸,石门山打开山门,放进一群群寻找食物和灵感的雁流翠的山尖,t望塔望穿一只鸟的忧伤,淹没了星星眼睛背后暗流涌动在高于旬邑古城的角落,石门把湛蓝祭奠飘飞的蝶影寂静一片”。
诗歌采风、诗歌研讨、诗歌朗诵……“金秋诗会”,一次美妙的诗歌之旅是咸阳公路文学的一次小检阅、小展示。在旬邑的石门山中,诗歌是这次活动的载体,也是这段行程的指向。在陕西交通跨越发展和交通文学繁荣前行的洪流中,预祝路缘文学社将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为陕西交通事业大发展唱出更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