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期 第91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09-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一版 下一版 >
全面开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
抓好引领结合 创新保障机制 ----------省交通运输厅厅党组书记曹森在全国交通精神文明大会上的发言      
新闻作者:0
    记得盛霖部长在2006年武汉召开的全国交通精神文明大会上讲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陕西交通事业这五年的发展正好印证了这句话。五年来,我们以部党组提出的“三个服务”理念为指导,结合陕西实际提出“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发展理念,以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为己任,以改革为突破口,大胆破冰、大胆举债、强力推进、强力问责,全面加快交通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全省公路建设由全国后进一跃进入全国前列、西部领先,高速公路今年底将突破3300公里、干线公路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变面貌,三年树形象”,农村公路每年建成1.5万公里以上,全省99%的乡镇、83%的建制村通了班车,让父老乡亲告别了泥泞、坑洼的乡路,感受改革实惠,共享改革成果,公路交通成为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交口称赞的事业。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说:每次听到交通工作,我都很受鼓舞,感到很振奋。盛霖部长对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时任省长袁纯清说:陕西交通是给全国出经验的省、为交通行业争光的省;在陕西省社科院进行的民意调查中,“道路交通建设”位列群众满意度第一;新华网在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陕西发展成就时把公路交通放在第一位。陕西五年交通发展,得益于部里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领导,得益于兄弟省市和各界群众的帮助支持,同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陕西交通10万职工在陕西交通这一伟大事业的召唤下凝聚形成的“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陕西交通精神。
    五年来,10万名陕西交通人胸怀这一精神,不畏艰难、大胆创新、忘我工作、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群体创造了陕西交通物质文明建设的业绩,群体迸发出了高昂的热情和创造精神,群体性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公路、文明收费站、文明服务区、文明客运站(班线)、文明治超站、文明航道、和谐工程等八项创建及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凝神聚力,克难攻坚,实现了陕西交通跨越式发展。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我们紧扣学树创这一载体和龙头,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抓好引领
    精神文明建设依靠的是全员素质的提高、行动上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始终把提高思想认识、引领职工参与作为重要抓手。
    一是以新的理念引领文明创建方向。树立“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发挥群众的热情和创造力”新理念,鼓励、引导基层单位和交通职工积极探索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变“组织、包揽一切”为“引导、扶持、服务”,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交通建设项目中,基层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送温暖、送清凉活动;在高速公路运营线路,群众自发组织开展了送文艺、送亲情、送健康活动,组织职工家属与职工一起到一线站所联欢,营造和谐氛围;在收费站,收费员们自创了调整上岗心情的微笑操训练、绿色心情等活动;在公交车、长途车、出租车上分别开展了“情满车厢、舒心旅途”、“跟我排”、“争当形象大使”等活动,丰富了群众创建,方便了群众需求。
    二是以学习引领职工素质提高。教育、培养、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群众性创建工作的基础。开展“四学习”,达到“四提高”,即学习政治理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陕西交通精神,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理念;学习《行业文明服务手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连续四年开展读好书、爱本职、献交通活动,努力提高主人翁责任感、提高献身交通大发展使命感、提高全行业文明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本领。
    三是以作风引领群众创建精神。大力营造“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的氛围,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学习许振超、陈刚毅等先进模范的同时,开展劳动模范、陕西交通十大感动人物、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服务明星、十佳养路工、巾帼建功等系列评选活动,并给予超出以往的物质奖励,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使干事创业的先进同志物质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荣誉上有光环,引导行业清风正气,凝聚全行业支持改革、加快发展的良好风气,为进一步掀起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新热潮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抓好结合
    交通系统群众性创建关键要抓好结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抓好与中心工作的结合。针对建设项目环境、拖欠农民工工资、环境保护等问题,我们在施工项目开展了和谐工程的评选,强调营造人本、和谐、环保的氛围;结合建设畅洁绿美安交通环境建设的实际,我们开展了文明公路、文明航道、文化路建设的评选;针对窗口行业服务水平起伏比较大的实际,开展了文明收费站、文明服务区、文明客运站(班线)、文明治超站、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基层站所先进的评选,并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实时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为了鼓励全行业文明创建开展了“司乘满意在陕西”文明服务年六项群众创建工程、创佳评差、文明单位等的评选工作。通过几个层次的评选,拓宽了创建载体,构建了从上到下、从基层到机关的群众性创建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各个层面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二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结合。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坚持办实事、好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创建活动能体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求,代表群众的利益。开展万人调查问卷,设立投诉、咨询及求助热线12122,了解用户需求,积极增设人性化便民设施,认真处理群众投诉,让老百姓在使用交通时更方便,更满意。
    三是与基层工作实际相结合。在省厅倡导的创建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基层单位结合所在地区、员工构成情况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创建活动,对创新性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在行业内予以推广,并在年底考评时予以加分奖励。
    四是与重大活动相结合。年初结合年内中、省重大活动,提前策划,布置命题,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文体活动,及早动员交通职工参与;在迎接2008年奥运会工作中,我们早动员、早参与,在全国迎讲树电视只是竞赛中代表全国交通行业参与角逐,获得大赛铜奖荣誉;在奥运火炬保畅、奥运大赛用车保畅工作中,在迎接建国60周年活动中,陕西交通职工合唱团代表陕西省参加由中宣部等10部委组织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放歌中华活动,都树立了陕西交通人的良好形象。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群众性参与方案,组织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职工捐钱捐物,奉献爱心;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抗雪除冰、今年陕西水灾救援过程中,陕西交通人在打造救灾生命线的同时,到处都活跃着陕西交通志愿者的身影,提供一流交通服务,扩大交通行业影响,提升行业形象。
 
    三、抓好创新
    创新是群众性创建活动吸引群众参与的重要方式,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开展群众性创建的经常性课题。
    一是不断创新创建内容。结合公路、水路行业特点,按照建设、运输、养护、服务区、收费站等不同门类的实际,指导确立创建重点,调整工作重心,不断拓展、丰富创建内容,使创建工作常抓常新。以交通诚信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一诺千金、打造诚信交通”活动,在各个交通部门和窗口,开展践行诚信活动,着力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影响,服务全局。
    二是不断创新形式。创建活动形式新颖,能受到群众的普遍关注,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影响群众,引导、激励、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我们针对系统内年轻职工多,文化生活单调的实际,发动系统内外职工创作交通歌曲,吸收流行元素,开发推广凝聚行业精神的陕西交通歌曲,正式出版发行首张交通音乐专辑《我们一直在路上》,专辑出版后在系统内广泛传唱,并有两首歌曲被交通运输部在全国推广。成功地首次举办陕西交通文化展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省级行业作协――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组织创作和编辑出版40多部交通文学专著,举行交通春联征集和评奖,出现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交通文化宣传的新局面。
    三是不断创新标准。要利用人们竞争心理和不甘落后的心理,调动潜在的积极性;要以创建无止境的意识,使创建工作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亮点,年年都上新台阶。如在原来开展的文明服务区、文明收费站、文明汽车站管理的基础上,引进酒店业管理模式开展群众创建,相继探索推出服务区、收费站、汽车站星级化创建活动,大幅度提升创建标准,引导群众性创建向满足群众交通需求的更高档次接近。
    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把文明创建提升到塑造交通行业灵魂,增强交通事业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从而使交通创建活动走出了一般性的组织基层文化娱乐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的层次,使交通文明进一步做大、做强、面向全省和全国,陕西交通歌曲、职工合唱团、迎讲树礼仪知识竞赛等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借用社会力量,引进智力和外力,提升群众性创建水平和层次。加强行业文明创建,形成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建的局面。在交通文化产品创作中,我们邀请贾平凹、陈忠实等名家现场指导;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举办“情满三秦・美在交通”陕西交通文化展,邀请省内摄影、书法、绘画家为陕西交通提供作品或泼墨挥毫创作,与职工作品一起展出;在交通歌曲创作中邀请赵季平、邹友开、王宏伟等名家为陕西交通谱曲、填词、放歌;在诗歌创作及朗诵活动中,全国知名的一批诗人和朗诵艺术家参与创作和朗诵陕西交通诗歌,既提高了群众性创建的层次和水平,也带动了基层职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四、抓好保障
    针对群众性创建活动弹性大、伸缩性强、保持难等特点,我们通过制度建设、完善机制等措施加以保障。一是目标责任制度。夯实领导责任,从省厅到基层站所,都建立了一把手负责、亲自抓群众性创建的领导机制;夯实工作责任,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年考核,把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分解成具体任务,量化为具体指标,年初与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兑现。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工作活力。紧紧抓住基层群众荣誉感的兴奋点和实际利益的关切点,进一步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及时发现、推广、宣传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对优秀的创建活动组织者、实施者实行精神激励,并给予一定的政治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个不断更新要求,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的过程。我们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查,分年度提高要求,促进创建单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克服重检查、轻自查,重创建、轻保持的倾向,使创建工作的管理由临时性、应急性和突击性变为动态性、综合性和长期性,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地向纵深发展。
    以上是我省交通系统群众性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的一些尝试,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距离部党组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认真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展精神文明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为交通运输事业的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