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公里,如同一部反映陕西高速公路建设20年风雨历程的史册,也是一部彰显建设者顽强拼搏精神的群英谱,作为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有许多话要说。
1992年我成为高速人,参加了西宝高速、西安绕城(北段)高速和咸阳机场高速的建设与管理,目睹了陕西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轨迹,结识了众多平凡而伟大的筑路人。他们是中华崛起的脊梁,是祖国经济建设的先行者,他们个个是英雄。3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是他们铸就的历史丰碑。他们的英雄精神激励我永不放弃手中的笔……
尤其是在西汉高速公路建设中,我不但自己采写了大量讴歌建设者建功立业、造福人民的稿件,还曾多次陪同作家朋友和新闻媒体的朋友采访采风,往返于西汉高速公路。走得多了,了解深了,便与西汉高速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与西汉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有了难舍之情。
说不完道不尽的西汉路,吸引着我们一次又一次走近这里。这里有南北差异、气象万千、原始拙朴、旖旎多姿的自然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这里有几千年来历史风云在蜀道上积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汉魏以来历代摩崖石刻、题名纪事、镌刻书艺、佛道造像以及有关蜀道履历的诗词歌赋、游记散文等“蜀道文化”,令人心驰神往……“陕西省内一次性开工里程最长、建设投资最大、自然条件恶劣、施工难度极大”著称的西汉高速公路工程,横穿秦岭主山脉,山大沟深,河谷纵横,地势起伏,横跨南北两个气候带,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异常复杂,桥隧相连单幅里程超过200公里,占总里程的66%……每当引领文友进入涝峪,亲眼目睹西汉公路工程景象者,无不讶然工程宏伟艰巨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身心震撼!在艰苦恶劣、人迹罕至的建设环境中,在常人难以想见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考验面前,建设者们肩负使命,奋勇拼搏,栉风沐雨,夜以继日,以战天斗地的热情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用汗水和豪情在秦岭汉水间演绎了一曲曲精彩华章,令人激动鼓舞。
2007年9月10日凌晨,西汉高速前线传来消息:郭家山隧道双洞皆已打通!第一时间得到这一喜讯的我,激动之情无以言表,真是“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啊!
郭家山隧道是整个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最后一个“卡脖子”工程。为了冲破它的扼制,高速集团组织的“郭家山会战”持续达半年之久。数千名筑路工人会同集团公司、西汉公司一线指挥员、工程技术人员日夜苦战,那场面如火如荼,感天动地!
拿下郭家山隧道,就标志着数万筑路大军浴血奋战了五年的西汉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原定的国庆节前全线通车的计划将顺利实现。站在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是我们打通了被史圣司马迁称为“天下之大阻”的秦岭,征服了被诗仙李白叹为“难于上青天”的千年蜀道;而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西汉高速的建成标志着国家高速京昆线在陕西境内全线贯通,标志着制约我省关中、陕南经济发展中的“瓶颈”被打破,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迈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还记得我曾多次深入工地采访,与许多参与建设这一控制性工程的人成为好朋友。当时就对他们说:“郭家山隧道贯通时,我一定会再来,为你们敬酒!为你们树碑立传!”尔后,隧道通了,西汉高速公路也于国庆节前通车了,记载着建设者丰功伟绩的文集――《龙脉天路》也出版了,我的诺言也兑现了。
今天,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又即将到来,3000公里,这经历了怎样的拼搏与奋斗?这一刻,我心中想到的是:该我敬酒致谢的又何止郭家山会战中的英雄们!从陕西修筑第一条高速公路到实现高速公路1000公里,从1000公里到高速公路突破2000公里,再到即将完成的又一个1000公里,在三秦大地上延伸的条条大道坦途上,无不渗透着更多交通英雄的心血和汗水,来自五湖四海的数万名筑路英雄不畏艰险,不避风雪,抛家舍子,忘我工作,谱写出一曲曲时代的壮歌!这一切,都使我深受感动,我们这些畅行在条条通衢之上的人们应该向这些英雄们敬酒致谢!
正是这种感动,让我甘愿成为筑路英雄们的立传者,用我笨拙的笔,为他们铸造精神丰碑――
拙笔在手说从文,问君挥毫为谁吟?
夜雨拍窗思秦道,晓风拂面忆汉云。
下笔千行无显贵,俱是高速路上人。
开山筑路英雄志,披肝沥胆赤子心。
文章应从心泉出,重情重义重精神。
从来民众谱青史,鞠躬当向民族魂!
(作者系省高速集团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