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期 第93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0-12-2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开水泡馍
新闻作者:文 / 燕耿强
    前些天,妻子突然说她想吃开水泡馍。听后我着实愕然了,满脸狐疑地问:给你没啥吃还是怎么了,你偏要吃这个?但是妻子还是自顾自地泡了一碗,放上调料,就着咸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而我却有点反胃。
    反胃,其实并不意味着我的生活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我曾经多年一日三餐两顿开水泡馍的学生经历,至今令我心潮难平。
    记得在我12岁上初中时,我的个头和年龄在同级同学中算是最小的。我家里距中学5里路,每周星期天下午背一兜馍吃3天,到周三下午学校才放假再背一次馍,整个一周的生活口粮就是两书包馍。这对我来说是馍,其实最好的馍也就是红面馍(城里人叫黑面馍)、窝窝头和玉米面蒸糕,偶尔才能吃到几个白面蒸馍或锅盔。那时,全乡的学生都在这一个中学上学,全校一个开水灶两个锅两个伙夫,吃水全靠两个伙夫从近百米深的水井里一桶一桶绞上来。最作难的就是每顿吃饭时舀开水。常常在饭前最后一节课即将下课时,同学们桌子上放着书本,却早就蠢蠢欲动,把手伸入桌兜,拿着碗筷准备去抢开水。下课铃声一响,老师还未踏出教室,各个班的住校生便拿着搪瓷缸子或碗发疯似的冲出教室,向灶房飞奔,在相互拥挤争吵中争抢着那一碗浑浊的开水。抢不到水或者因为争抢开水打架、打群架、被烫伤,那是司空见惯了的。那时,我个子矮小,常常冒着被开水烫的危险,从高个同学的腋下溜过去,抢一碗开水,手被烫得钻心的疼,等着晃晃悠悠挤出人群,衣服袖子湿了,水也只剩半碗了。排着长龙等着舀水的同学最初看到我端水的样子,都取笑我。那时的水质不好,放在锅里泛黄,舀在碗里澄一会儿就是厚厚的泥。但若等到澄好水就凉了,泡馍肯定不行了。所以许多同学看差不多就行,也不十分讲究,几乎是在泥水里泡馍。
    初中生活如此,高中生活并未得到改观,依旧开水泡馍。我高中是在距家30多华里外的县城上学,其中七八余华里是坡道。那时只能每周六回家,一次取6天的馍。每学期的口粮,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得在巡回奔波中被背到学校。春秋还可应付,但到冬天,馍结冰粘在一起,每顿饭前还是在上千人的人群里挤一碗浑浊的“开水”,待稍微澄清时,赶紧把馍泡进去,调一点盐就是家常便饭,能调点辣子,或者就点咸菜,就是最惬意的了。夏天,每周前三天尚可,后三天馍全发霉长毛。于是,每顿饭前便增加了一道削馍的工序。讲究的同学用刀子将馍上发霉的那层斑点或毛切掉,不讲究的干脆用手抠一抠就往嘴里咬,往开水里泡,仍然又是半热不烫的开水泡。这样的开水泡馍从未有过烫嘴的感觉。
    最让人气恼的却是老鼠十分猖獗,还要常常光顾我们的馍兜。我们将背来的馍挂在桌子旁它能找见,楔个钉子挂在教室周围三四米高的墙壁上它也找得见。记得初中常常正在上课时,老鼠就在脚底下乱窜,有时候同学们也顾不得老师在讲课,就开始追打老鼠,曾经一次一个同学一节课就踩死了3只老鼠。还有一次全班同学追打老鼠,老鼠无处可逃,钻进一个女同学的馍兜,吓得哭喊起来,慌乱之中她急忙捏住裤腿,过了一会不见了,当她站起来一跺脚,老鼠从她的裤腿里“啪”的一声掉在地上,生生被她捏死了。用我们相互取笑的话说:“老鼠进了馍兜,吃一个,踩几个,尿几泡,粑几堆。”就这,同学们还得削着吃老鼠剩下的馍,否则自己就没得吃了。现在回想起来,桌头、墙上挂馍兜、饭前削老鼠吃剩的或发霉的馍,是我们那时在学校里的独特风景。
    如今,吃开水泡馍的日子已经成为二十年前的历史,但那种被老鼠糟蹋过的、伴着霉味、难以下咽,令人刻骨铭心的开水泡馍使我从不愿再多看一眼,尽管这是我们学生困难时期的唯一主食,但这给我们留下的苦涩记忆已深埋在我们的心底,依然无法抹去!
                                                        (作者系咸阳公路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