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看着沙漏一粒粒的下沙,当我想去抓住它的时候,它却从指缝中溜走了,时间亦是如此。2010年之于我是忙碌的、是变化的、是意味深长的、是收获满满的。
年初,偶然看到《陕西交通报》的一则关于春运报道的征稿启事,于是便产生了投稿的念头。虽然自己以前也经常给单位内部的报纸上投过稿,但《陕西交通报》作为一家省级刊物,读者群十分广泛,如果有幸发表,不但能实现我“手写体变成打印体”的心愿,而且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宣传我站优质服务的大好机会,能大大提升城西站在社会的美誉度,岂不是一举两得。尽管那个时候孕期的行动和思维略有迟缓,我努力克服种种不适反应,利用休息时间,反复修改、斟字酌句,那篇《用温馨服务开启幸福旅途》终于见诸报端,一切的忙碌和不适都被我抛之脑后,我相信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在新年伊始就收获了许久的心愿。
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关心下,我终于在五月下旬诞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孩子。在初尝为人母的喜悦后,我就接到了入党宣誓的通知。宣誓那天,作为单位唯一的预备党员,激动自豪之情难以言表。听台下的同事说,他们看到身体还比较虚弱的我在放着空调的会议室仍然汗流浃背,数我的声音最坚定,最响亮。大家给予我最热烈的掌声,陪我一起收获这个意味深长的成长过程。
很快的,我重新回到了我的播音岗位。面对客流突增的“中秋小长假”,虽然调度室不间断地安排加班车,现场工作人员不停地维持秩序,广播上连续播放出行信息,可是很多旅客似乎并不买账。于是,我重新调整自己,把自己同旅客“换位思考”,思考旅客为什么会焦急、为什么会发火,为什么会有怨言。我和另一位播音员认真编辑了播音稿件,一切从人性化内容出发,在节日期间的播音内容方面更加注重对排队等车旅客的安抚与关怀。主动分析现实、主动表示歉意、主动承担责任,在“十一黄金周”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旅客怨言少了,秩序好了,投诉没了,在日发客流达到近六万人次的“十一”当天比往年提前就输送完最后一名旅客。
令人欣喜的是在丹桂飘香的十月,经过所有站务员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获得“部级文明示范窗口”荣誉称号。这一荣誉的取得,是每个热爱大集体的小个体们最大的心愿,极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争创文明示范服务标兵”的场景随处可见,“用心服务、传递真情”的承诺也显得更有分量。你看现在,只要在候车大厅有抱小孩的旅客,总会有争先恐后的“小红帽”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看到年迈的老人上车,我也会十分乐意地上前搀扶一把,体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动。我发现自从当了妈妈有了母爱后变得更愿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快乐了,我想这应该就是我收获的责任感吧。同样,也是因为由一个个“我”组成的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我们”把真诚和关爱散播出去,用爱心和奉献去浇灌,才收获了累累硕果的今天。
2010年,我蜕变成伟大的母亲,光荣的党员;
2010年,我们体会了成长的过程,分享的感动;
2010年,我和“我们”都充满了变化,我们一起收获了心愿、收获了掌声、收获了荣誉、收获了责任。
2010年,我们满载而归。
(作者供职于城西客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