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期 第944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1-18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交通跨越发展打造咸阳硬实力
新闻作者: 记者 安立广
    “十一五”以来,咸阳市交通运输系统抢抓机遇谋发展,奋力拼搏谱华章,走出了一条高投资、高速度、高标准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五年来,全市交通总投资较“十五”翻了两番,全市13个县区市全部实现用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11个县区市通上了高速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公路整体水平跃居全省前列,为建设西部强市和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四纵四横骨架公路网形成
    “十一五”期间,全市交通总投资累计完成195亿元,是原计划的两倍,较“十五”翻了两番。关中公路环线咸阳段率先建成,机场专用高速、福银高速咸阳段建成通车,由咸阳市建设的首条高速公路――咸旬高速全线开工。西铜、西宝高速改扩建和104省道兴平至扶风界公路改建项目正在实施。一批县城过境路段进行升等改造,提升了城市形象。建成了兰池大道主车道、阳光大道、钓台路等一批有影响的城市道路项目,渭河横桥、城西快速干道正在抓紧实施。公路密度达到45.6公里/百平方公里(不含村道),全市13个县区市全部实现用二级以上公路相连接,11个县市通上了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为骨架,以农村公路为分支,多方辐射、相互贯通,高速、便捷的“扇形”区域性公路交通网,公路整体水平跃居全省前列。
 
乡乡村村通油路安全更通畅
    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489公里(其中:改建县乡油路66条1951公里、新建通村油路、水泥路7062条8538公里),是“十五”的13倍。累计完成投资36.4亿元,是“十五”的6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35万公里(其中通村公路1.06万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乡乡通油路、行政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的目标。通村公路建设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茅。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全面改善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实现了“有路走、走好路”的愿望。
    以创建一流路况为目标,以示范创建为重点,实行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公路干线化养护模式,深入开展交通运输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危桥病隧整治、“好路杯”竞赛和“强养管、创亮点、提水平”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公路养护迈上新的台阶。“十一五”累计投入养护资金11.7亿元,实施公路大中修工程864公里,建成养管示范路1987公里,改造危桥55座。全市干支线公路年均好路率分别达到88.5%和82%。路政管理进一步深化,“部门配合、县区主抓、综合治理”的公路环境整治模式得到省厅的充分肯定。扎实推进综合治超,实现了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的历史性转变,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干线和农村公路平均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2%以内。
 
客货运四通八达迈向现代物流
    以构建高效运输体系、提供便捷运输为目标,大力发展便民客运和现代物流业,基本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辐射13个县区市和国内主要城市及商埠口岸的客货运输网络。
    “十一五”期间,全市站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6亿元,是“十五”的2.6倍,新建一级客运站和货运总站各1个、二级客运站6个、五级客运站98个、农村招呼站817个。深入推进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工作,组建了福银、福兴高速客运公司,客运班线公司化经营率达到80.6%。到2010年底,全市客运车辆达到4739台,货运车辆达到11475台,客运线路达到567条,较“十五”末增长28%。“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形成了市区五横四纵的公交线网格局。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行政村班车覆盖率达到100%,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城区出租汽车增加到1305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货运量1.07亿人次、5000万吨,比“十五”末各翻了一番,道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和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中的比重较“十五”末均有大幅提升,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明显增强。同时,高度重视运输市场管理,建成了GPS监控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道路运输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基本形成了经营行为规范、运政管理严明的道路运输新格局。
 
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显活力
    五年来,行政改革深入推进。市公交总公司、出租车公司纳入行业管理,市县两级交通局更名为交通运输局,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扩大。圆满完成局属4户交通企业改制工作,激发了企业活力。顺利完成市级公路体制改革和农村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的目标。对原征稽系统进行整建制转岗,强化了路政管理,维护了路产路权,保护了公路建设成果。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全市公路工程监督、监理覆盖率均达到100%。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体系。成功举办了西北战区首家交通战备专业保障队伍整训点验活动,较好完成了洪涝灾害、电煤运输、除雪保畅、抗震救灾等应急性交通保障任务。
    全面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激发了全行业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不断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创、选、评”竞赛活动,全系统共创建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7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覆盖率达45%以上,县级以上文明单位覆盖率达80%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创选评”最佳单位,连续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连续3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连续4年在全市行风测评中进入优秀等次。获得“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全国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