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期 第946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1-25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有爱才温暖
新闻作者:文 / 李美玲
    对于丹凤竹林关的刘夏娥一家人来说,温暖从2007年7月14日起,一直在延续至今。
    2010年冬至的前一天,阳光灿烂,没有一丝风,是个暖阳阳的冬日。商南公路段领导带着米面油等慰问品和现金来到了段职工刘安堂家,再次看望已经成为了植物人的刘安堂及他的家人,这条路,公路段领导不知道走过了多少次。轮椅上的刘安堂稍有发胖,脸色红扑扑的,在墙角晒太阳。老母亲要找回地里忙活的儿媳妇刘夏娥给大家做饭,被段领导拉住了。段长李建刚拉着老人的手,询问了刘安堂的近况和家里的情况。老人激动地说:“有你们在,都好着呢,好着呢!”
    这一家人在经过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生活的曙光。
    2007年7月14日下午,刘安堂在下班途中,不幸被一辆急速行驶的大货车撞倒。段领导和工友们第一时间赶到,一起把高度昏迷的刘安堂送往医院。经过几天的抢救,人是救活了,但是因颅脑严重损伤,刘安堂成了植物人。作为刘安堂的妻子,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村妇女刘夏娥,有如晴天霹雳。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家里的天就塌了!老母亲已经年近70,身边离不开人照顾,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一时间她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时,正值段上半年检查和路面病害处治大干时期,单位领导一面安排茶坊道班班长刘兴松和另一名职工周端云全面负责照顾刘安堂,一面以刘夏娥的名义请来律师,和货车车主、保险公司、医院周旋。并想法安排刘安堂辗转商南和西安大医院,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昂贵的手术费用全是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垫付,累计垫付247000多元。商南公路段领导召开过5次专题会议研究帮助刘安堂一家渡过难关,号召单位全体职工先后捐款3次,累计捐款10200元。治疗期间,全是职工们义务轮流照顾,直到2008年11月20日,刘安堂出院回家。这一年多的日日夜夜,段上的同事们就像牵挂家人一样牵挂着刘安堂。
    刘夏娥说:“要不是你们,我们的家就塌了,是你们重新给了我一个家。”
    复杂漫长的民事诉讼过程中,商南公路段抽调一名副段长专门负责此事,先后和律师8次前往榆林,和车主、保险公司的律师交涉、谈判,两次在商南法院开庭审理。直至2009年9月3日达成赔偿意向,收到法院的民事判决书。随后,段领导和商南法院执行庭的法官一起前往榆林,直至执行欠款圆满结束。在还去所有欠款后,余款一次交给刘夏娥。给商南段写感谢信的时候,刘夏娥禁不住失声痛哭,为今后的生计,更是为遇到了这样的好单位和好领导。
    2010年4月,商南公路段为刘安堂申请了护理补助,并按月发放。段里还到两个孩子的学校进行协调,使他们重新回到了学校。
    2010年7月24日,商南、丹凤竹林关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商南公路段领导在紧张的抢险救灾中,依然牵挂着在丹凤的刘安堂一家,派我们前去看望。那次的震撼和感受我今生难忘。肆虐的洪水过后,满目疮痍,一片狼藉,道路、房屋全被摧毁。段里领导和职工代表几经曲折,步行十几公里来到刘安堂家里。房子里全进了水,刘夏娥带着两个孩子,在房后挖沟排水,一身泥泞。大家忍不住落泪,忍不住痛惜,为他们的苦难,更为他们的坚强!刘夏娥这个坚韧的女人,也忍不住落泪,见了他们像是见到亲人般激动!
    春节前夕,段里又去看望了他们一家人,这种关心一直延续下去。对于商南公路段领导和所有职工而言,这只是工作以外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刘夏娥一次次被这种集体凝聚力所震撼,一次次被这种平凡的举动深深的感动。
    大家平常所理解的人性化服务,不止是针对过往司乘人员,还是要努力解决每个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单位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里,无论谁有困难,我们都要做到不离不弃,全力以赴!我们始终一起前行,团结一致!
    一直记得刘夏娥的眼神,不再是无助痛苦,而是蕴含出隐隐的坚韧。也许我们做的并不多,除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的人,大家只有祈祷,祈祷那些面对灾难的人们勇敢,坚强。因为有爱,这条路会越走越宽阔。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