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礼泉县的苹果在地里呻吟,农家堆满了小山似的苹果,它们似乎在说:我多想有一双翅膀腾飞,看看祖国的山川河流,但是最终都逃不过宿命的安排,要么被倒在垃圾堆里,要么“病死”在他乡的路途。
老农含泪讲,前几年果库还很少,几十亩苹果,水灵水灵挂在枝头等不到客商的到来,不敢轻易摘。虽然客商对苹果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农民在收苹果的季节还是很忐忑,害怕谈好的价格到最后由于路不好走客商“放空炮”,或者再遇到个雨雪延迟运输时间,可口的苹果要是冻伤,一年的收成几乎等于“零”。就算自己赶两、三个小时的路,拉到西安水果批发市场也不过四、五毛钱,算上路上碰坏的、被小偷偷的等等,只能无奈叹息。
往年客商总是望着果子叹息,说咱陕西的苹果色泽好、口感好、价格也便宜就是运输太困难,皮薄水分大就是不敢见磕,苹果还没运到湖南、广州等地就先磕出伤,有的在半路就开始腐烂并发出难闻的酸臭味。
就在大家期盼之时,福银高速如及时雨般建成通车,给礼泉的百姓带来了福音。同事说,第一次看见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他希望拉苹果的车载着家乡的苹果走向全国,家乡的人就不用出去给别人打工,看人脸色,都在家里种苹果,吸引客商的眼睛。而他第一次走在高速路上,还是因为要去西安给家人看病,开车走在高速路上,路面平整宽阔,天蓝草绿,他有种想要飞的感觉,40分钟就到了西安,那时经历沧桑的父亲就激动地说:我们的苹果可以飞了!
从此礼泉的果库与日俱增,他的父亲就成了礼泉收费站的常客,对什么时候通货车,什么时候省厅又出台了新政策极关心,而礼泉收费站也由最初的日征费额百元到通货车后的千元万元几十万元。一连串的数字证明礼泉人真的富裕了,赶上了现代化交通发展的机遇。而同事的父亲也慢慢变成了苹果客商的得力助手,陕西省绿色通道政策一出台他就张罗着收购梨、苹果等五大类水果,收购鲜农活产品,到后来绿色通道可以混装百分之二十不在免费范围内的其他农作物,和最近才出台的可以超载5%的鲜农活产品,更是极大程度吸引了外商的眼睛。绿色通道由原来每日的几个发展为每天几百个,而苹果也由原来的几毛钱涨到几块钱,一个个挺着将军肚兴奋地飞向全国,得到了“礼泉苹果甲天下”的美誉。
一条路连接五湖四海,一颗心温暖八方来客,礼泉人用苹果打开了致富门,开上了小车,当起了老板……路宽了、心宽了,让苹果飞吧……
(作者供职于西长分公司礼泉收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