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期 第94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2-0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省交通集团2010年治超工作实现四个提升
新闻作者:文 / 刘秩成 畅 明
    2010年,省交通集团以省厅下达的年度治超工作目标任务为主线,以保护公路建养成果、提高交通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迎国检、春雷行动、大件运输服务为发力点,深入研究分析新形势、新问题,开拓创新,不断规范管理、健全机制、强化服务,长效治超、科学治超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实现了四个提升。
    目标考核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坚持实行“一把手”负全责、分管领导负主责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任务,并首次将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纳入治超目标责任考核之中,明确了其管理主体责任,实行了建设项目治超工作实施主体制、施工单位治超工作承诺制、项目管理联合巡查监管制,取得了较好成效。
    超限检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按照“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设置原则,投入2287万元完成治超站点秤台改造项目,新增静态秤23台,动态秤28台,改造后集团共有检测车道159条,其中动态秤97台,静态秤62台。所有省界站和城市周边重要站点均实现“动静结合”的检测模式。同时,分别在运营和在建公路上,陆续建成一批具有专用检测车道、劝返通道、全方位监控于一体的多功能治超检测站,在收费、治超二合一管理和解决治超与保畅问题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如王圈梁、长武、商南、陕西壶口等省界站。有效解决了称重误差、大件车难以检测、车辆拥堵等突出问题,赢得了广大公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好评。
    规范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印发《超限超载检测站规范化建设方案册》,并投入近2000万元基本完成所辖治超站点规范化建设工作。一改治超初期站房设施简易、形象不佳的状况,全面焕然一新,展示出公正、严肃、规范、文明的崭新形象。二是编订《公路治超内业资料规范化管理标准》,从资料分类及设置、资料内容及归档标准、资料整理要求三个方面;人员管理、设施管理、监督检查、文明服务、宣传报道、大件车辆通行管理等23类、51项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彻底改变了以往治超内业资料管理的盲目、繁琐、类别不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三是基本建成路政治超联网管理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报表数据自动生成、网络许可审批、电子化办公、工作任务自动提示等功能。
    大件运输管理与服务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严格贯彻执行《陕西省大件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办法》,从省界办证程序、办证时限、监护组织、监护流程、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实现了保护路桥安全与支持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步推进。一是实行“一站式”办证监护制。通过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明确时限、划清权责、规范执法、服务司乘等措施不断改进超限运输许可服务、提高大件运输车辆通行效率。共设立6处省界办证点,与省公路局超限运输许可工作对接,实行全年365天“一站式”办证、监护和逐月核查通报工作制,建立起大件物品运输车辆快速通行机制,有效防止车托滋生问题。二是实行桥梁承载力验算把关制。对200吨以上(8月份之前为120吨以上)的大件运输车辆采取“预检测重量,验算出结论,养护、路政审查把关”的措施,为最终超限许可审批提供依据,确保桥梁安全。全年经桥梁承载力验算,并审批通行的大件车辆共计85辆。三是实行办证及监护资料网络共享制。由入口治超站负责留存监护车辆相关资料,并扫描上传集团路政治超管理系统,沿途监护大队自行进入系统下载,完善监护资料。途中交接仅以通行证、交接单为据查验车辆,不再要求司乘提供其他手续。这样不仅方便司乘,也便于规范管理、提高效率、节省资源,实现一举多得。四是积极着手建立公路桥梁承载能力动态数据库,委托交建检测公司对所辖运营路段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了公路桥梁承载能力动态数据库。
    目前,集团所辖超限检测站总数达到109个(其中省界站7个,二类站13个,三类站88个,治超卸货点1个),治超总人数达到1756人(路政人员430名;治超路政49名;治超人员1277名),确保了对管辖路段出入口的全面布控。全年共检测车辆1812万辆,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6020份(其中各省界办证点直接办证780份,代办5240份),监护大件运输车辆5240辆,查处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37万辆,超限率稳定控制在0.05%以内。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