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期 第94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2-0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心底无私天地宽
----------记陕西路桥集团原总经理宋志锋、党委书记张玉芳      
新闻作者:文 / 张智勇
    陕西路桥,这个历史上曾为陕西公路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施工企业领头羊,在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之后,一度跌入低谷。2008年年底,宋志锋、张玉芳受省交通运输厅委派,挑起了陕西路桥重新崛起的千斤重担。两年时间,7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用无私的心、淳朴的情,带领路桥人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开门纳谏谋划崛起蓝图
    2008年下半年,陕西路桥的经营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生产任务严重不足,职工情绪低落。面对管理乱、人心散、工资拖欠的大摊子,走进路桥的宋志锋深感担子沉重、压力巨大。但这位在公路施工、监理、建设单位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路桥”,看到曾经的领导、同事、同学仍然在为这个孱弱的企业拼命,内心五味杂陈。
    2008年11月进入路桥伊始,宋志锋和张玉芳马不停蹄,召集离退休、在岗、待岗职工座谈,挨个调研走访工程项目,察看住宅基地,探视慰问职工家属,广泛听取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门纳谏,集思广益,公司领导班子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为实现陕西路桥的重新崛起而努力奋斗”的工作主题和打造“和谐路桥、科技路桥”的远景目标。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宋志锋和张玉芳走到职工中间,宣传动员,解释引导,传递加快建设的嘹亮号角和省厅对路桥的支持关怀。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初步消除了职工思想上的混乱情绪,使大家看到了曙光。在深入分析企业实际和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新班子提出了规范经营管理、强化市场开发、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项目承包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大刀阔斧实施起来……
 
大胆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为改变原“集团直管项目”中监督缺位、管理失控、人员无序流动的局面,陕西路桥新一届经营班子在董事会的支持下,整合资源,建立起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工程项目经理部三级管理架构,组建5个工程公司,对原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陕西兴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对陕西兴达路桥安装有限公司进行收购重组,规范了子公司的正常运行。2300多名职工纳入各分(子)公司管理,凝聚了施工力量,稳定了职工队伍,使大家重新有了归属感。在公司的机构改革中,宋志锋顶着压力裁减机关富余人员,充实一线力量,总部职能部门的设置更趋科学合理,管控效能进一步加强。针对“全奖全赔”经营模式中经济责任无法落实、项目普遍亏损的问题,公司全面改革项目经营机制,实行项目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分(子)公司和集团公司全程管控。这一做法的推行,提高了项目整体管理效能,在建项目的现场组织管理和经济效益明显改观。2009年,公司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一举扭转连续亏损的局面。
 
抢抓机遇扩大生产规模
    面对企业人员多、底子薄、负担重的困难,宋志锋和张玉芳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更多地承接任务,职工上岗和生活问题解决了,企业才能长久稳定。为此,公司领导班子紧紧抓住我省新一轮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出击,实现了市场开发“开门红”。2009年陕西路桥承接任务32.8亿元,完成施工产值20.1亿元,两项指标均比2008年翻了一番,创历史最高记录。2010年虽然建设规模趋缓,但公司在省内外市场承接任务仍达到19.6亿元,完成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3亿元。
    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此,公司投入近亿元购置大型路基、路面、桥梁机械设备,施工能力和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公司先后有5个项目经理部被业主单位评为“优秀项目经理部”。十天高速从东到西,7个项目部驻地悬挂着“陕西路桥永做陕西交通突击队”的大幅标语。宝汉项目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30公里路面工程,青兰路面5标率先贯通,神府路面项目首家铺筑ATB-30沥青试验段取得成功,黄延大修项目被评为质量管理优胜单位,十天高速安康东34标综合评比一路领先并获得陕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十天汉中西路面1标被推荐为精细化管理示范项目,即将接受交通运输部精细化管理检阅。
 
情系职工改善收入福利
    维护好职工利益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这是以宋志锋和张玉芳为首的陕西路桥领导班子的共识。有了施工任务的保障,公司积极推进班组承包、职工带民工等生产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职工上岗率,待岗多年的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在外漂流的部分技术人员纷纷回归挑起大梁。两年来,公司先后筹集资金3600余万元,补缴了从2007年开始拖欠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费用,职工看病无法报销、退休不能按期审批的问题得到解决。在宋志锋的积极努力下,从2009年1月起,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翻了一番,基本达到了略高于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的目标。2010年年初,公司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职工收入平均增长30%以上,解决了职工工资从2005年以来没有任何调整,收入过低的问题。对一些伤病、年老、特困职工,公司采取经济补助、调整岗位、探视慰问等方式给予关怀扶助。对公司所属的5个家属院,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改造道路、水电、修缮房屋、接通天然气,提升了家属区的环境。这点点滴滴的“民心工程”,让老职工交口称赞,年轻人信心倍增,路桥人的心里涌动起新的力量。
 
朴实无私甘做铺路石子
    朴实无私,是宋志锋留给陕西路桥人最深刻的印象。两年来,他整天奔波于工地,以至于常常忘记给自己置一件出席通车典礼的西装。为了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人员损害企业利益问题,他毫不留情地处理了违规违纪的基层单位负责人。面对一些工程分包队伍和材料供应商的请客送礼,他更是严词拒绝。刚到路桥时,一名职工一时冲动踢坏了他办公室的大门,甚至撕破了他的衣服,他不但没有记恨,甚至多方协调为这名职工安排了合适的岗位。同样和路桥职工亲如一家的张玉芳书记,常常自己掏钱扶持救济困难患病职工……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一次工地检查中脚踝骨折,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而她仅仅休息了一个月就拄着双拐走进办公室……
    时光飞逝,筚路蓝缕。如今,宋志锋总经理已经踏上了支援新疆公路建设的征程,即将退休的张玉芳书记也在开始为《全国公路施工企业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做准备。然而,两位在陕西路桥人心中的“黄金搭档”留下的美好记忆历久弥新,弥足珍贵。正如厅党组书记曹森所言,宋志锋和张玉芳为路桥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路桥人不会忘记他们!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