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期 第95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2-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年 画
新闻作者:文 / 王 超
    当钟声响起,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每个角落,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喜庆的福字和对联的时候,又是一年新春到。过年跟着七里八乡的乡亲们赶集,无疑是最有年味儿、最给力的事情。回到我从小长大的故乡宝鸡,大年初四,我随家人驱车前往宝鸡市凤翔县。西府水土丰美,人杰地灵,凤翔县有最能体现陕西民间特色的木板年画、泥塑和马勺脸谱,来了这,自然要请上几幅年画回去。
    年画又叫喜画,旧时为了祛凶迎祥,贴在门上,一年一换,是为“年”画,可算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了。凤翔木板年画主要流传于西北地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着人们向往太平安宁的美好象征。浓墨粉彩,关公秦琼,各种历史神话人物穿越时空在这里汇聚,传神灵动的造型在经过鲜艳夸张的手工套色印刷后,就变成了一张张喜庆的年画了。
    上午九点多,就到了凤翔县城周边的村子,正赶上村里赶集,宽阔的地方还有村里的秧歌队伍,随着震天的鼓声,看热闹的人们眼神里闪出的是当地人的喜悦、外地人的惊讶、孩子们的新奇,而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很满足的样子,既然挤不过去,干脆就远远张望着。集上有许多平时根本买不到但很实用的针头线脑,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见到熟人大声吆喝着给对方拜年,手上都提着走亲访友的礼品,正是乡亲们的集体大串门。礼品中也有用报纸卷好的年画,沿着人流,我们就找到了一辆木版年画的专卖三轮车。
    鲜艳!甚至有点过鲜艳了!只是在电视上见到过,看到实物还真有点吃惊,不禁敬佩起作者用色的大胆。造型很多,有门神、钟馗、五毒、加官进禄、国泰民安、龙凤呈祥等等,都很古朴,散发着一种油墨的味道,很耐看。卖年画的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懒洋洋地蹲在一边抽烟,偶尔在疲惫的眼神里还能看到一点微笑,这幅样子倒是和周围的热闹气氛有点不太合群,聊了几句,才知道是因为生意不好。
    多年以来受西北民众喜爱,但木版年画近年受到机器胶印年画的冲击,市场极不景气。听他说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人是当地南肖村邰姓人家,原来一直从事木版年画制作的邰家现已放弃这门手艺,如今凤翔县从事版画制作的只剩邰立平、王慧芳夫妇,且至今没有传人,版画工艺面临失传。凤翔木版年画也消失了它原有的辟邪、美化装饰的作用,逐渐沦为一种旅游商品,更重要的是因为宣传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凤翔还有这么好的民间艺术。同样都是木版年画的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河北武强年画,因为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刻意保护支持,逐渐在没落失传的危险中走出来并且有所发展,如果我们再不行动的话,凤翔木版年画就会让人惋惜。
    凤翔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今年元月10日,凤翔木版年画还作为特种邮票发行,国家邮政部门在凤翔举行了盛大的邮票首发仪式,这样能大大提升知名度,这对传承人也是一种安慰,也是对民间艺术的促进和肯定。同样都是当地的民间艺术,凤翔泥塑的红火,有些村全村都在做泥塑,年产值可达百万元,木版年画可以复制其成功模式,也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保护和传承。
    看着请回家的吉祥年画,我们要保护好并宣传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希望它带给全家的祝福和欢乐一直会持续全年。(作者供职于阎良管理所)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