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期 第95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2-25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年味依旧
新闻作者:文 / 何小英
    大年初一,带着老公和孩子去给外婆拜年,满车旅客新衣新貌,喜气洋洋,到处洋溢着年的味道。
    客车缓缓驶入那个熟悉的小村庄,远远地看见外婆家的小院,大大的红灯笼高高地挂在房檐,金灿灿的春联预示着新年的宏图,一群孩子围坐在阳光里和外婆嬉戏着、追逐着,满地是放过鞭炮的痕迹……不觉把我带回了儿时过年的情景。
    儿时多半时间都是在乡下外婆家度过的,听得最多的就是“大人望挣钱,小孩望过年”,过年的时候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还能挣到压岁钱,还有闯了祸不用挨揍,因为过年嘛。
    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碌着准备年货了,开始杀猪宰羊,在杀猪宰羊的当天邻里乡亲互相邀请着“吃跑汤”,谁家的猪羊肥大,就表示谁家付出的劳动多,最勤劳。
    腊月二十三这天,传说是灶神回天界的日子,每家都会宰一只大公鸡,准备一些水果之类的东西祭奠灶神,以表欢送,希望灶神回天界“上天言善事,下地保平安”,在来年的正月十五这天用同样的方式欢迎灶神回来。
    除夕一大早,全家都开始忙活,男人们贴春联,打扫卫生,去先人们的坟地上香,女人们蒸、煮、炖、炒、焖忙得不亦乐乎,下午时分,一桌种类繁多、色香味俱全的年饭上桌了,但是他们不会先吃,先要招呼自家逝去的先人们回来吃年饭之后,全家老小才坐下来慢慢品尝,“你吃年饭啊”这句话在当地就是说吃饭的速度很慢的意思,所以年夜饭一定要慢慢地吃。
    年夜饭一定要有鱼,而且要多,故意留下一些放到第二天,象征年年有余;要做一锅饭,即使没人吃得下也要做,而且锅巴一定要完整的留着,寓意来年全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除夕之夜,每家都会生一盆旺旺的炭火,希望来年红红火火,大家围着火盆在一起聊天,到了凌晨零点的时候摆上猪头等物品,开始放鞭炮祭奠天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做完这些大家还是不睡觉的,要守岁到天亮,传说是为了驱赶灾难和瘟疫。
    大年初一一大早,乡亲们都争着往家里挑水,越早越好,据说这天早上的水是银水,要挑满自家的水缸才好;还要从远处山上拾些材禾回来,寓意这一年里财源旺盛。
    过了初一就开始走亲访友,还有乡镇组织的狮子队、花船挨家串户互相拜年,正月十五才是过大年,要点花灯、吃元宵,过完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年。
    问起外婆现在当地过年的习俗,外婆有点遗憾却又欣慰地说:“哎,现在用煤气灶、电磁炉,没灶台了,没办法接送灶神了,可是初一天银水不用挑,只要把龙头一开自己就往家里淌……其他的没有变,只是方式不同罢了,当地年俗怎能丢呢?”
(作者供职于胡家坝收费站)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