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8期 第95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1-03-1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第四版 < 上一版   
火线情
新闻作者:王伟功
    说起老山前线,人们就会想到险恶的环境,激烈的战斗和牺牲的战士,但比这更让人感动,让人追忆的则是那些几乎从来没人问津,也不曾在桌面上谈论的“情”。
    前沿阵地的生活是艰苦的。干部战士不领工资,不买东西,阵地一切都是配给的,方便面、压缩饼干,咸菜罐头,肉罐头,两天一个的橘子罐头,还有节日的套餐罐头。个人有什么特别需要,除酒以外,可以带话给连队司务长,从后方买来托人给你带上阵地,司务长在你名下记个账,战后再结。
    那时的我,还是前线的一名干事,知道一线战士们很苦,一般上阵地时都尽可能多带几条烟,有时也扛上一个慰问品袋子,里面装满背心、短裤,上了阵地,往那一放,战士们来了每人拿上几件,阵地缺水,正好穿了就甭洗了。有时也有很多信,不是家信,整袋子都是后方的青年们写来的慰问信,全国各地的都有。我们部队参战前在甘肃,甘肃的信件最多,特别是兰州大学,学生们高涨的爱国热情,对前线将士的热爱,最让战士们感动。
    部队参战时,兰州军区政治部和甘肃团省委号召前线部队和全省共青团员们开展“前方杀敌立功、后方创业立功”的“双立功”活动,全省的共青团员们和前方将士积极响应,前后方的书信联谊活动广泛展开,因此后方青年们的信件备受战士们喜欢。拿到信的战士,在阵地上就地取材,没有信纸就用罐头筒上的标签纸、烟盒纸回信,夹一片老山的树叶也代表着战士们对后方青年的一片心意。
    有一次,我来到一个前沿阵地,一见面,战士们就热情地拥抱我,一个个年轻的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我赶快伸手在口袋里摸烟,似乎这时的热情唯有递上一支烟才能表达。可惜,一支烟也没找出来,当时我那个懊悔啊,怎么会一盒烟都不带着就上这个阵地见老朋友呢!看到我在找烟,全班的战士都在伸手摸烟,可是他们早就没烟了,但还是期望能摸出一支来给我。这时,有个战士拉着我说:“王干事,你来!”不由分说,他推开众人把我拉进他住的那个猫耳洞工事里,只见他把地下的一摞手榴弹箱子一个个搬开,到最下面一个时,打开盖,从里面拿出一个皱巴巴的烟盒,里面有几支不同牌子的香烟,他抽出一支烟递给我,说:“这几支烟都是首长来阵地时给我的,我不抽烟,就留下了,你抽吧!”我顿觉一股热血往头上涌,说不清楚,一支普通的烟,让我感动。平凡、普通,很小的一件事,令我一生都不能忘却!
    阵地上的战士并不都是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让人感动的,有些细微的小事一样让人难忘。有天炮战时,敌我双方都在开炮互射,阵地上战士们除哨兵外都躲进猫耳洞。我在猫耳洞门口向外看,炮弹东一发、西一发的落着。这时,一个战士把我拉到他身后,说:“王干事,你就站在里边看吧。”我知道,他是怕万一有弹片飞过来,可以用自己的身躯替我挡住。于是我回到了洞里面,可他还是不放心,对我说:“你进侧洞里吧,这样安全些。”猫耳洞,洞里套着洞,这一方面是因地形而设置,一方面也有安全的考虑。弹片是直飞的,不会拐弯,在侧洞里是最安全的。可当我进了侧洞,他却一直在外面,直到炮战结束。多么细致的战士,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他却是用生命在爱着你!
    战场上,阵地与阵地之间往来,要通过一段战壕,每当天快黑时,各阵地都要封闭战壕,在通道口布上带刺的铁丝网、埋上地雷、或放上个拉线手榴弹,防止越军夜里偷袭。早上天一亮,就要解除封闭,以免误伤了自己人。有时越军的特工夜里偷偷摸过来,看我阵地防御严密不能得逞,也会在战壕里做点手脚,埋下个地雷或手雷,为此我们付出过流血的代价。很多时候,天亮以后我想早点到下一个阵地,阵地长就用电话通知下一个阵地打开封闭的战壕,战士们不让我第一个走,总是跑到我前面说:“王干事,我在前面走,你跟着我。”多么伟大的战士,永远是默默地把牺牲留给自己!
    战争结束了,但每当回忆起这些历历在目的小事,我总是充满着感动。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在那里去想他们,就像在阵地上躺在隐蔽的炮弹坑里,追忆着他们那些朴实的动作和表情,追忆着他们的每一句话。那些话,是平常的,也是平凡的,但那么浓重,那么持久,二十多年过去了,在我心里始终有着穿透性……(作者就职于省高速集团)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