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期 第59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7-07-31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古道的延续
新闻作者:文 / 徐伊丽
    今年两次采风都跟道路有关,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一种必然!
    一个是两千年前的埋藏在崇山峻岭中即将消失的古秦直道,一个是雄伟壮丽全新崛起的现代高速公路。于是我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南来北往,上山下沟,翻山越岭,时而缅古,时而览今,上下两千年,纵横万里地为路而忙碌了一段时日。
    秦直道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北击匈奴,派大将蒙恬率30万军队和数十万民夫修建而成,距今已有2219年,比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波恩至科隆的高速公路)早2124年,比著名的罗马大道宽3至8倍,堪称世界“高速公路”的鼻祖。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直道途经陕西、甘肃、内蒙等三省二十四个市县,八十余乡,“堑山堙谷,自九原抵甘泉,直通之”,“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历时两年半主体全线贯通,是当时由咸阳至包头九原郡最为接近的道路。
    有趣的是秦直道从陕西咸阳淳化起点出发到内蒙包头终点,史书记载全长“千八百里,”据专家考证分析,约合今七百一十七公里,而现如今的包茂高速公路西安到陕蒙界刚好也是七百一十七公里。这又是巧合。
    秦直道是从陕西咸阳淳化县梁武帝村出发到内蒙包头市西麻池古城。包茂高速公路这一段是从西安到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交界处。可以看出包茂高速西安到内蒙鄂尔多斯交界处的路线跟两千二百多年前的秦直道基本上就是两条平行的道路。难道说这也是巧合吗?将陕西地图册拿在手里一对照,我们就会发现这两条路是多么的相似,从黄陵县向北,基本上是平行的线路,不同的是秦直道走的是山脊,而包茂高速这一段是穿山而过,走的是山脚。正是因为有了现在这条瑰丽的高速公路,千万年以后,人们还会知道陕西曾经是世界高速公路的发祥地,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就在咱们陕西。
    方家河的居民称秦直道为圣人条。“条”是蒙语,住在这一带的人也把秦直道叫圣人条。据考证,秦直道的真正完工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完整的秦直道路面就是当年西夏王赫连勃勃修建的圣人道,以至于这里的人们依旧沿用当年的道路名字“圣人条(圣人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秦直道就是秦人开道,胡人铺路,道路工程历经600年才完工。
    千年古道,世事沧桑。两千年来,古道经历了喧嚣和冷清,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北巡车马辚辚、战鼓铮铮、旌旗蔽日;汉朝的铁骑步兵奔驰而过,杀向匈奴腹地;和亲的公主和归汉的文姬款款而行;闯世界的汉子高唱信天游飘然远去;不同民族的百姓自发地互通有无?秦直道曾是那样的显要,那样的风光,那样的喧闹。然而,元明以后,随着中国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的变化,秦直道的实用性相对降低了,金戈铁马销声匿迹,熙熙攘攘的情景不复存在,它已经被遗忘在人们视线之外。如今,在国内外的史书中已很难发现对它的记载,多数人全然不知在黄土高原和塞外沙漠间存在着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甚至年年岁岁走在它上面的当地百姓竟也不知道他们脚下是一条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不寻常的路。
    而紧邻秦直道(圣人道)的现代高速公路如一匹匹脱缰的骏马奔腾到天的尽头,西延高速、靖安高速、榆靖高速、榆蒙高速……贯穿整个陕西北部,它们如同一条条绚丽的彩带点缀在巍巍黄土高原上。秦直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退出了历史舞台,用高新技术修建的现代高速公路在两千年后接了秦直道的班。新思想,新技术,攻克了一个个筑路的难题,秦人再次在路上创造一个个奇迹。亚洲第一高墩――洛河特大桥,这是一条在沙海和淤泥中“种植”的一座桥;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的诞生也填补了我国沙漠高速公路建设的空白……祖国西北的沙漠中,不但出现了一条条璀璨的大道,而且还涌现出了一片片沙漠绿洲。我想即使秦始皇、赫连勃勃在世,面对这一个个伟大的工程,也只能望而兴叹了吧?!
    秦直道作为世界道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仅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而且它跨越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沿线和所辐射地区的市县众多。大力发展秦直道沿线及周边地区的道路,对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也使得千年古道不再寂寞,让现代高速公路成为真正的千万年后的秦直道。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