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厨房里,母亲和一个丫头洗菜,妻子切菜。罗纯则掌着大勺,放油、热锅、入菜、翻炒、放佐料、起锅、入盘,每一道工序都不含糊,他要负责给前来光顾自家“农家乐”的游客们提供美味的农家菜。当游客们坐在绿意融融的大树下品味恬淡的农家小菜时,罗纯就喜滋滋地端一马扎儿到阴凉处乘凉去了。我笑笑说:“你今年才31岁,26岁时就已经是安康瀛湖库区宏通水上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了,还是个掌大勺的船老板,多面手,真不简单。”他一边拾掇着手里一个30多斤重的鱼的鱼头,笑笑回答我:“这算什么,我们公司,一多半儿股东家里都开着‘农家乐’,都是掌大勺的船老板。”库区形成后,罗纯移民到这里,那时候自己就有一条50定员的大船,也是入股时拥有固定资产最多的一个股东,于是就被乡里乡亲的推选为公司的董事长。瀛湖库区的开发,让他有了当老板的机会,加上航运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罗纯们”更是把心放在肚子里当老板了。 安康瀛湖是汉江最大的水电重点工程安康水电站大坝建成后所形成的人工湖泊。1996年以后,安康水库移民工作由安置型向开发型转变,走出了一条开发旅游、致富移民之路。随着对重点景区景点的基础建设,带动了坝上瀛湖周边10平方公里左右、数以千计移民旅游收入的增长,带动了移民航运、移民农家乐的发展。一时间,瀛湖旅游成为安康旅游的新亮点和旅游龙头。罗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2002年成立水上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那会儿,连我们宏通在内,一共有三家,那个时候,真还有点担心遇到抢客的纠纷,加上那时候旅游、客运、货运码头还没有分离,人多的时候常常会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后来这些顾虑就全部打消了,这里的航运管理部门除了例行的水上安全监管工作外,还常常为我们协调调度,帮我们扩大生意规模出谋划策。这些年来,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搞得不错了,木船、低质量船舶已经被淘汰,旅游码头、火石岩客、货运码头先后落成,各个岛上也分建成了20多个公益候船亭,游客来到这里,走走停停,看看风景,那个舒心可是在城里享受不到的。外界环境好了,生意自然也就越做越带劲,一年下来纯收入都有一万多呢”,罗纯说。 春季赏花、秋季摘果,山美水美的安康瀛湖就这样在眨眼间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各省市游客逢黄金周、节假日便纷至沓来。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农家乐,在经历了“非典”冰封后,借2004年“百姓生活游”的东风,越发红红火火,尤其在这山水秀美的安康瀛湖,罗纯也没有放弃这一商机。在罗纯的“农家乐”里,真还有种“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体验。难怪有那么多久经喧嚣的城里人慕名而来。 “做生意要把眼光放远,现在不都提倡一条龙服务嘛。2003年的时候,我花了20万盖了这幢两层小楼,扩大了我的“农家乐”的生意,如今我已经不开船了,我有船员,给他发工资,我自己就专心和家人经营“农家乐”。我们这里山美水美,就应该发挥这里的优势,我就想要让吃惯细米白面的城里人,多来尝尝我们安康的农家小菜,尝尝我们瀛湖的鱼,这可都是绿色食品。那时瀛湖旅游最火爆的时候,下船通往我们农家乐的这条小路人头攒动,我们忙都忙不过来,一天净赚都有2000多元呢。太忙了,我就把我那50定员的大船卖了,买了2艘快艇。说实话,卖船的时候还真舍不得,那可是我创业的家当,可人总要往前看,我们现在是公司,新船换掉旧船也是一个形象问题。后来我又买了2辆摩托艇,我想要让来这里的游客不仅能看到我们瀛湖的美景,吃到地道的农家菜,还要玩得开心。将来,我们还要根据客源买大客船,作更长远的打算”,罗纯信心十足地说。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