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工地日记,作者是西汉高速第三项目组副组长,一名普通的公路人。他与工人一起奋战了3昼夜,在洪水来临时挽救工地。7月4日的一场大水,没有毁掉工地,却成就了一个英勇拼搏的团队。
7月4日 星期三 大雨
连续3日的大雨,使得郭家山隧道工地所处的安康及汉中市气象台发布蓝色警报。晚7时许,C标段副经理打电话求助:“洪水已冲到工棚,工人被围困!炸药库已被洪水包围!需要援助!”
放下电话,我就带领着从突击队和B标等处紧急借调来的20多人赶赴工地。
赶到现场时,洪水已经沿坡道急流而下,距离工地配电房仅10多厘米,随时可能威胁配电房及空压机房的安全。配电房内是几万伏的高压电,一旦进水,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洪水来得迅猛,用来堵塞缺口的水泥袋一倒入水中,就被洪水冲走。抢险队员只能站在洪水中,肩扛手抱地将水泥袋运上装载机,运过洪水道后,再一层层垒起来。
一车车水泥运过来,一层层水泥袋垒起来,一厘米一厘米洪水涨起来!情况越来越危急。
看到现有的水道已不能满足泄洪需要,我带领抢险队员把水泥库中半边水泥推走,将后墙打开,又在搅拌站处挖开一条泄洪通道,尽力延缓危急的水情。
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洪水漫过装载机,引起装载机故障并冒起浓烟。我只能一边命令技术人员抢修机械,一边组织武警官兵人工开挖泄洪通道。
经过抢险队员的连续奋战,直到5日凌晨许,我们才暂时阻止了洪水的上涨,保住了下游的施工器械和工棚的安全。
因为洪水来得突然,工地上还滞留了大批正在施工的工人,此时如何安排工人们安全撤离成了我心头最大的担忧。
看着洪水中不断翻滚下来的柴油桶,伴随着洪流的还有工棚的碎片、工人衣服、被褥等物品。“人员千万不能有伤亡”,我暗暗祈祷。
不久,在项目部经理的组织下,工人开始陆续撤离。由于洪水太大,工人们只能站在装载机斗里,分批离开工地。在与B标协调后,我将撤下来的工友们暂时安排在B标左洞隧道的车行横洞内过夜,并安排将一些防水板铺在地上,再准备一些土工布,用来防潮防寒。
看到大部分工友已经安全撤离。我忍着胃痛,带领抢险队员打着手电筒一遍遍地巡视工地,查看人员撤离情况,先后抢救来不及撤离的工友20余人。
从工地撤下来后,我又来到撤离工友暂住的隧洞内安抚群众。等我带着抢险队员们浑身湿淋淋地回到值班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这时我才想起,参谋长和抢险队员们的晚饭还没有吃。
7月5日 星期四 大雨
汶水河水位上涨迅速,离岸边仅1.5米!汛情紧急!汉中、安康气象台发布了黄色警告。
早上6时20分许,仅在床上躺了2个小时后,我就开始向公司报告抢险情况。由于大河坝通道已经被冲断,公司从西安调运的急救物资,只能滞留在筒车湾总部,无法运往灾区。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在镇里商店挨家挨户采购饼干、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及时给工友们送去早点。
为了让B标争取在今日下午恢复施工,我与指挥部研究后决定开挖泄洪通道。经过一天的努力,下午6时许,B标恢复生产。
晚10时40分许,救灾物资终于运到工地,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缓解。
7月6日 星期五 大雨
部分因为洪水塌陷的路段开始抢修,我步行约两个小时,查看从两河口到工地的公路,发现十多处塌方,其中三四处比较严重,就急派施工队抢修。直到8日上午,大部分被洪水冲毁的公路都已经抢修完毕,工地开始恢复正常施工。
连续一周的奋战,我们终于击退来势汹汹的洪水,保住了工地安全,将损失减到最小。 (作者系西汉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