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亘古沧桑路,唯独蜀道难;
东有华山险,西峦太白巅。
五岳尊其贵,峨眉昂首观;
江河分野岭,华夏文明源。
二
武王讨伐纣,蜀君急增援;
崎岖行雾霾,追求仁道还。
秦将并巴蜀,相国筑散关;
连通两天府,统一根基奠。
三
刘邦定谋略,暗渡陈仓关;
雄踞长安都,承秦始开端。
诗仙胆超凡,切身敢体验;
描摹蜀道难,华章盖先贤。
四
唐后千余载,都城东移迁;
蜀道车马稀,水路帆连绵。
故人远归去,驿亭栈道见;
梦寐求通衢,何日方实现?
五
跨入新世纪,中华震宇寰;
西部大开发,举国宏图展。
蜀道天堑阻,神工亦犯难;
特别大军勇,立志通途换。
六
不怕悬崖峭,气吞山河川;
勘察定新线,铁鹰高空观。
风餐露宿苦,壮士无怨言;
昼夜修筑钻,晴雨不歇闲。
七
开山凿隧难,危情时时现;
封堵大涌泉,水下激战酣。
英雄无所惧,何惜流血汗;
精工保质量,万全御风险。
八
隧道全球冠,科技威力显;
竖井空中悬,仰望顶住天。
路桥隧相连,直达四海边;
蜀道不再难,秦蜀通人烟。
九
今日蜀道易,车流运输便;
穿梭需小憩,驿栈司乘暖。
四宝游人观,猛兽偷窥看;
天堑变通途,日月星辰鉴。
注释:
①秦将:指战国后期,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时名将司马错,是他亲率军队过蜀道,归并巴蜀国,始设郡县。
②相国:指战国时秦昭王任用的名相张仪,是他亲自带领始修大散关。
③两天府:指巴蜀并入秦国后,郡首李冰修筑都江堰,始有天府之国誉称。秦国又支持修郑国渠(今泾惠渠),始有金川之国誉称。天府之国和金川之国共称两天府。
④盖先贤:南朝时梁简文帝萧纲,曾于公元550年写一首《蜀道难》,比李白写的《蜀道难》早200年。自李白《蜀道难》之后,很少有人知道简文帝的《蜀道难》。
⑤四宝:指秦岭四宝―金丝猴、羚牛、朱q、大熊猫。
⑥特别大军: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指出,“陕西交通系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