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张红娟,这位外表质朴、性格坚韧的姑娘,她九年如一日,扎根一线苦练业务,心系司乘展示行业新风,被誉为“三尺红亭文明花”,先后被授予“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十大服务明星”、“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近日,又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扎根红亭终不悔
2003年9月,西安六村堡至咸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过公开竞聘,张红娟成为机场西收费站第一批职工,从那时起,她在收费岗亭一干就是九年。
在外人眼中轻松舒适的收费工作,其实是高频度重复劳动。收费工作实行“四班三运转”,每班次8小时。白班夜班轮流作业,难以适应休息周期;长期接触机动车辆,备受汽车尾气侵害……很多人对收费工作望而却步,有些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也选择了离开。性格倔强的张红娟没有叫苦,没有抱怨,她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全身心投入枯燥、单调的收费工作中。9年来,经她服务过的车辆高达千万辆,她帮助故障车辆推离车道、联系维修多达260余次;帮助一批批新员工熟练业务,先后带出62名徒弟。她舍小家为大家,没有请过一次事病假;她亲手带出的13名徒弟纷纷走上管理岗位,有的甚至成为她的领导,但她仍心无旁骛地默默值守在一线。如她所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红亭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在这儿工作我安心。”
苦练业务做表率
收费工作看似简单,但小岗位同样蕴含着大学问。从早期的收钱找零到现在的电子刷卡,从过去的纸质票到现在的三秦通卡,从过去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全省联网收费,再加上全计重收费、治超收费一体化等收费政策的变革等,张红娟见证和经历了我省高速公路收费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所有历程。
六村堡至咸阳机场高速公路开通时,车辆在入口领取纸质通行卡,出口手撕通行票据,收费员经常出错。刚刚走上收费岗位的张红娟,利用休息间隙,刻苦练习纸质卡票清点技能。她认真钻研,精益求精,悉心将遇到的棘手问题一一记录,下班后及时查看政策法规和文件,寻求最佳解决办法。至今,张红娟还珍藏着当年所在班组员工打错的票、收到的假币等,成为她为新员工讲授经验、传授业务的“宝贝”。
她做事用心,善于总结经验,归纳出绿色通道车辆“一看、二验、三拍、四核”四步查验法及假军车“三证一单”快速辩伪法,有效杜绝了偷逃漏通行费行为,年均为国家挽回通行费流失3.6万余元。她判断车型“精、准、细、快”,发卡收款找零快速准确,单车放行在6秒以内,成为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
针对收费系统的一次次升级换代和政策变革,张红娟没有退缩,坚持边学边干,她利用一切时间,认真学习收费政策,熟悉缴费标准及优惠政策,做到会解释、会操作、会计算。机场西收费站车流量大,收费系统长期超负荷运行,因操作失误、机械故障导致的电脑死机和长短票款现象时有发生,张红娟就利用业余时间,自费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班,熟悉系统的运行过程、操作流程及简单故障排除方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9年来,张红娟累计工作3万小时收费1300余万元,几乎无一差错。
微笑服务树形象
服务,是交通行业的宗旨。张红娟所在的机场西收费站,是陕西交通行业重要的服务窗口。特殊的站点、特殊的司乘,都对收费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张红娟结合收费站紧临机场的特点,暗下决心让收费服务与空乘服务接轨,她率先提出为司乘提供“航空式”服务的理念,受到单位一致认可并大力推广。
她刻苦练习英语口语,买来书籍和磁带,一遍遍听,一句句记,整理出收费工作常用英语300句,并主动担任授课老师,带领收费站员工学习英语口语。如今,机场西收费站每位员工都能用英语流利回答外宾提问。张红娟还认真向空乘人员学习服务技能,积极推行文明服务礼仪规范,在她的建议下,开展礼仪培训成为单位每年春训的重要内容。她自编“微笑减压操”,缓解职工压力,把轻松愉快的心情传递给司乘,打造了机场高速“航空式”服务品牌。
社会是多元的,小小的收费窗口面对的是世间万象,什么人都有可能遇上。尤其在我省实行全计重收费后,许多超载大车司机对收费政策不理解,常常挖苦讽刺甚至辱骂刁难收费员……这些年,张红娟无数次被骂过、被恐吓,她已经把受委屈当成业务的一部分,从容应对。2009年夏季的一个上午,因为不让超载车进站,车上下来一位老乡“扑通”一声给她跪下,她赶忙搀扶起老人和他拉家常,讲了近一个小时的收费政策,老人最终被这份耐心感动了,叫车掉头返回。
2010年7月,一场暴风雨袭来,雨水像汹涌的河流在车道上奔突,拦道机被倒灌进水无法自动开启,司机都躲在车窗里不敢探手出来,而张红娟却带领着收费站的员工们在大雨中不停地用手推起栏道杆,保证车辆顺利通过。许多司机看了非常感动,鸣响喇叭向大雨中的她们致敬。
多年来,无论受到多大委屈,张红娟总是淡然承受,坦然面对,从没与司乘发生一次冲突,公司负责人常说“红娟在岗上,我们就放心了”。2010年,张红娟所在的班组,成为全省交通系统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一线班组,这,是对她多年工作的最大肯定。
司乘员工贴心人
张红娟长期工作在收费一线,了解收费工作实际情况,每次上级下达新的收费政策文件,她总是自己先读懂吃透后,再及时传达讲解给班组成员,帮助她们消化吸收、遵照执行。张红娟上班前列队讲评,逐人交代注意事项;交接班时检查收费设施、工具和物品完好程度,仔细核对备用金、通行卡及各类票据的数量,及时调换领用。她更有一副热心肠,职工有心事,都愿意讲给她听。她总是像大姐一样关心班组的收费员们,谁家大小事总是装在她心上,而她也是尽全力帮助别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的班组团结和睦,业务精湛,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授予流动红旗。
工作以来,张红娟救助困难司乘及路人50余次;她8年如一日坚持帮扶收费站附近村里的孤寡老人蒋广存,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拆洗被褥,逢年过节为老人带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不是女儿却胜似女儿,直到2011年老人离世。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人性中折射着光芒。豁达、善良、坚韧的张红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生动注解。她的言行,感染了身边许许多多年轻职工。他们用言语和行动传递着对高速公路事业的无限热爱,用执著和奋进展现着当代交通一线工作者的卓越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