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期 第107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5-15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山里野菜香
新闻作者:文 / 周亚娟
    夏花遍地,万物复苏,野菜不失时机钻出了地面。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受雨露之滋养,以其鲜嫩的口感,药用的功效,绿色环保无污染等特点被人们请上了餐桌,成为一道道特色独具的美味佳肴。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一把鲜嫩的荠荠菜,就把春天的气息带回了家;“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的三月,刺节菜,打碗花,叶片肥厚翠绿,它们是春天最鲜活的色彩;“子规声里雨如烟”的四月,马齿苋,灰灰菜,苦菜、蕨菜、蒲公英,水芹菜、鱼腥草、车前草等野菜群英荟萃,还有那柳芽、椿芽和槐花,它们或酸甜,或咸涩,或微苦,或嫩绿,或紫红,或深绿,味道各异,色彩不同,如果配以合适的调料和佐料加以烹饪,就能品出它们个性之外的共性:鲜嫩、清香、爽口。
    小时候,生活苦焦,野菜充饥,“苦菜里有三两粮,既饱肚子又壮阳。”那年头挖野菜是一件痛苦的事,家家户户灶房都有一两个大缸,一年到头都要窝一两缸浆水酸菜。近处田间地头的野菜早被人掐完了,就连槐叶、柳芽也被人捋光了。春季的礼拜天大清早常被母亲吆喝着背起背笼或是挎着筐子随她去深山里边挖野菜,晚上全家人坐在油灯下摘掉菜根后,按种类分别放好,什么菜清洗后直接可以下锅食用,什么菜用滚水烫后窝浆水,什么菜要用热水烫后浸泡两天才能吃。偶尔母亲也会包些野菜包子,或是野菜饺子来改善一下生活,那时候的饭碗里,野菜占主要成分。
    现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吃腻了大棚蔬菜和鸡鸭鱼肉,绿色环保的野菜就备受青睐。乍暖还寒踏青觅春的间隙,忽然发现星星一样散布在眼前的荠菜,那种惊喜让人激动和振奋:“春天来了!”那是蜗居了一冬的人们品尝到的第一缕春天的诗意。挖回家的荠菜清洗后用开水一烫,鲜嫩碧绿,炒食、凉拌、做菜馅、菜羹都行,尤其是用切碎了的荠菜拌豆腐包的饺子,清香爽口,如果能用荠菜汁和面做面皮,包出的饺子煮熟后宛若翡翠,能大大调动人的食欲。最可喜的是荠菜还可入药,具有明目、清凉、解热、止血、治痢、清肠利尿,益胃防癌等功效。
    清明雨后,草长莺飞,马兰头、刺节菜、打碗花等野菜竞相生长,这时候如果挎了篮子带上孩子来到郊外,沐浴着和煦春风,不论是在麦浪翻滚的田垄,还是鸟语花香的林溪,在感受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中青春女子采集荇菜的浪漫惬意的同时,还能采摘到野菜带给你的无限惊喜。水芹菜、鱼腥草、车前草,一般生长在水渠边或潮湿之地;灰灰菜、马齿苋、野人汉,多长在向阳的田坎或刚出苗的洋芋地里,桔梗、苦菜、石览子,大多长在阳光灿烂的杂草丛中;蕨菜多生长在茂密潮润的树林子,从地面的落叶间抽出一根粗粗的茎秆,顶着一个胖乎乎毛茸茸形似小孩拳头的菜朵来,其实它不是蕨菜的拳头,它是还没有伸展开来的叶片,这时的蕨菜,正是采摘的最好时光,如果阳光洒进林间照到它,一两天的光景它就会松开拳头长出细细的叶子,这时的蕨菜就老了,没有食用价值;还有那雪白的槐花,采摘时要讲究时机,要选花瓣将开未开或刚刚绽放之际,采回来拌了面或蒸或炸,鲜嫩香酥,回味无穷。
    采回家的野菜,经过清水浸泡、清洗,有的可拌了蒜蓉生吃,有的可热炒,有的用热水焯过后可凉拌,可入汤。什么香椿拌豆腐、香椿拌核桃仁、柳芽拌豆腐、蕨菜炒肉丝、马齿苋炒豆干、荠菜拌豆干、荠菜馄饨、荠菜水饺、荠菜百叶包,什么凉拌桔梗,蒜香鱼腥草,小根蒜鸡蛋盒子,水芹菜炒豆腐干,枸杞大枣车前草汤,莼菜汤等等,可谓五华八门,精彩纷呈。光听这些菜名就让人垂涎欲滴,想入非非,更何况这些野菜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成分,也难怪人们对野菜如此推崇喜爱了。
    “春来野菜香,吃对才健康。”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吃野菜也要适时适量注意食用安全,大多数野菜属原生态绿色蔬菜,食用后能促进消化液和肠胃蠕动,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但体质敏感或脾胃虚寒的人就要禁食或少食。
    现代人吃野菜,是在吃一种健康时尚,吃一种怀旧情愫,吃一种春天的滋味,吃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在慢慢咀嚼之间,那淡淡的苦涩与清香,能让我们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大自然的神奇奥妙,更会有一种温情,勾起我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欣喜和欣慰。
(作者系丹凤公路段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