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一方面,企业的利益和经济成分逐渐多样;另一方面,各类媒体加速了信息的流通,扩张着人们的思想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日益增多。如何构建和谐企业,让企业的员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形成与企业同部发展的思维,自觉自主地实现思想调控,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破解企业发展的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带领员工共同富裕,就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增加对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同心同德,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作风,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作为经济实体,是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单位,企业党组织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了我们能否体现党的先进性,也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为了保证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切实采取措施加以引导、管理和规范,以充分发挥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方面。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必须通过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基层组织的健全、巩固和发展来实现。公路企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切实加强企业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们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我们党有更加坚实的阶级基础,才能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可动摇的执政基础。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企业管理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理论保证。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主心骨,如果一个管理者只是将企业的职责定位在组织生产上,而不懂、不愿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话,那势必导致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只会片面地在追求眼前利益,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也会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其次,由于管理者的示范作用,就会影响到员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正确理解,若员工的思想问题得不到解决,总是带着情绪上班,那么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就失去保证;再次,管理者若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或者在工作中采取卡压式管理,又或者是撒手不管,明哲保身。无论哪一种,都势必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最后,如果管理者轻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这是会打击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会导致他们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有时候会对工作的敷衍了事、走过场,这会妨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说,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是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参与企业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因此,围绕企业发展一定要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帮助和引导党员、干部和员工不断克服和抵制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大力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在事关政治方向的根本原则性问题上,具有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转变员工思想观念,调动工作积极性。在深化改革和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有些员工由于把困难看得过重,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对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甚至导致过激行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形势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帮助员工正确看待形势,使他们掌握分析和判断形势的正确方法,增强发展的信心。
全面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等中心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实现党政领导负总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以各级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为主体,党员、团员和员工群众广泛参与各负其职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