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才恍然明了,被抽空了生活气息的唯美爱情故事,在曾单身的岁月,是如此悄无声息的误导感官和意识。这样的故事,永远鲜活在文字里,跳跃在懵懂的年龄中。
曾经因不懂爱,也就错失了生活中的一些精彩。那种对亲人的爱,对恋人的爱,刻骨铭心,时时诱发着独占的心思,把自己的爱投射出去,好似就能换回一个完满的世界。而世界不是镜子,它是流淌的溪流,或者是移动的沙丘,只有爱的给予,才能给溪流以律动,植沙丘以绿荫。
后来,渐渐发现,其实,伟大的爱往往以平凡和琐碎为依托,在大美的精神追求世界里,真爱在生活的轨迹里,很少与美正面相遇。母亲唠唠叨叨的数落,爱人嗔怒的埋怨,在心底深处,都是一种爱的情节在不自觉地流露。
再后来,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脚下厚重的大地,是它承载万物的博大胸襟同化了我渺小的内心;还是大地,这一母亲象征意味浓郁的物象,随时间的推移,不断赐予了我向前的冲劲,赋予我想像。而立之年的我,当有一次远离喧嚣的都市,踏上回乡的路,踩在绵绵的黄土沟壑时,我才真正感悟到,远方的繁华与我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富贵的温柔乡不过是一场易醒的梦,只有这块土地,在忠实地守望着每一位归乡的人。
大地是人类的老师,学会爱人,才会体会到真爱。这种给予不求回报的精神,这种忍辱负重、不饰喧哗的崇高,这种坦然面对,淡然处之的高洁,是超越一切的。它暗合君子之德,傲视八方。
做一个凡夫俗子吧,在这个命题里,不做凡夫俗子又如何?我只是想做一个灵与肉丰满结合的人,不贪图富贵,富贵难百年;不索取名利,它是人性的枷锁;不做妄念,“善念一动,就有喜神相随”;也不要功名,让贤能者指路,我们忠诚地跟随。我只想要一个真心的爱人,相伴相知,不奢求什么风月,什么财富地位,给别人显摆的东西,统统不要,统统抛弃,只留下真实的生活给自己。
现在,我喜欢上了生活,因为真爱就是生活。在常人眼中所谓的门第观、财富观、择业观,在爱的面前,是何等的微弱而不堪一击。颜回的生活状态很好,“一箪食,一瓢饮,曲肱而枕之,富贵于我如浮云”,套用一下吧,理想的生活的状态,我觉得不是香车洋房,不是高朋满座,不是歌舞夜宴,而是彼此心在一起交流,在精神层面高度的一致,甘愿共度风雨,以苦为乐、为甜,只因博大的爱,在时时处处鞭挞着、矫正着私心,让爱也插上了高尚的翅膀,飞往生活的“高地”,去体会平凡、琐碎又动人的爱。
一个有爱的人,是爱世界、爱他人、爱社会的人。然而陷入一个人爱的漩涡,爱只是一泓清泉,杯水车薪,这样浅尝辄止的爱,只会很快被蒸发掉。如果能如对待恋人般,对待周围的人以爱的施舍,春天的绿色气息将常伴左右,因为,恋人的爱,往往能给予人美好的心情与和善的心灵。做一个爱父母的人,不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失面子的人,一心尽孝,知父母冷暖的人,才会敬畏周围的一切事物,也才能在生活构建的伦理、道德、法制的网络里,良善而自然地品味人生之道。
致父母:你们操劳一生,没有半句怨言和冷语,生活的风雨,让你们没有学会说一个“爱”字,而你们的存在,却是以爱的名义。
致爱人:我没有珠宝翡翠,没有英俊的外表,也没有地位值得炫耀,但我有一颗爱你的心,我们手手相扣,行走在大街上的风景,胜过价值百万的油画;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粗茶淡饭,你却吃的津津有味。
致生活:不探讨哲理,也不文绉绉的附庸风雅,不掩饰囊中羞涩的尴尬,也不自叹命运不济,我的生活里,我就是宇宙的主宰,我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爱人、朋友互相激励,躲避风雨,拥抱阳光。(作者系西安公路研究院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