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亿元所”并非浪得虚名,如同在革命激情浓郁的圣地屹立多年的“宝塔”,一步一步,节节攀升,直至塔顶。
全省7个亿元交通征稽大所,5个都在西安,延安宝塔所占了另外的二者之一。“十五”以来,他们累计征收公路规费4.6亿元,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递增。2006年规费征收达1.0685亿元,首次突破了1亿元大关,跨入全省亿元大所行列。外行人把这看成是奇迹;对于32位宝塔所职工来说,这既是水到渠成,也实属不易。
一封公开信的延伸
“吃的是延河水,却把规费交到外省,不合情,也不合法……”在宝塔所200多平方米的业务大厅里,一封关于治理车辆外挂致车主的公开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封2004年就成稿的公开信,到今天已经是第2个版本了。公开信已经被放大,镶有金属框,以延安最有名的景致作背景,信中除了上级有关治理车辆外挂的依据、处罚办法等,还有娓娓道来的劝说,创意到遣词造句无不体现了征稽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从车主的角度出发,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所里各项工作从逐渐从被动走向主动,一封公开信延伸出更多新举措。从原来的打票、收款两人分步进行,到现在集中一人办理的“一窗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再也不用让前来缴费的车主等的心急火燎了。宝塔所还针对延安石油单位多的特点,为车主们设立了一个大车主服务区,利用银行转账,车主可以坐在大厅等待工作人员将打好的票拿来,享受真正的VIP待遇,如此一来,还不会影响大厅散户的缴费。
两支稽查队的军令状
为了减少车辆外挂、三无车、套牌车的增多给规费征收带来的影响,2005年5月,宝塔所在处里的支持下,从全市各所抽调稽查精英,组建起由13名队员组成的两支稽查队,这在全省所一级单位成立两个稽查队的还是首例。队伍成立那天,大伙儿立下军令状:干好了留下,干不好就走人。话不是光从嘴里说出来的,从那一天起,两支征稽队伍和处里的稽查科通力配合,全面控制了延安外来车辆必经的三个路口,让违章车辆插翅难飞,有效遏制了费源流失,保证了规费收入的稳定增长。两年来,宝塔所的稽查队员们累计查扣违章车辆8867台次,补征规费1508万元,依法拍卖欠费车辆43台,结案100%,欠费催缴率达80%以上。
拾金不昧赢得好口碑
今年阳春3月30日10时许,宝塔征稽所副所长杨延生在办公一楼楼梯上发现一摞钱。他赶忙拾起钱,径直走向了征费大厅。当时缴费的人很多,他想有可能是哪位车主缴费时落下的。他大声喊:是谁把钱落在楼道里了?……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就是没有一个人说把钱丢了。无奈,他只得告知所长,清点完钱后指派专人送往桥沟派出所,并通过延安电视台、延安日报、延安广播电台进一步扩大寻找范围。在多方的努力下,当天下午找到了失主,如数归还了1万元现金。第二天一大早,失主送来了一面“拾金不昧、精神可贵”的锦旗。像这样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宝塔所时有发生,为宝塔所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行业形象得到大大提升。
“五笔会签”得民心
2007年7月份,一项新的制度在宝塔所诞生:财务预算、开支实行“五笔会签”制。何谓“五笔会签”?即宝塔所得任何一项费用支出,都要经过会计审核、纪检员审核、出纳拨钱、经办人签字、领导把关5道关口。这项制度的关键在于引入了纪检员审核机制,从而加大费用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透明化的财务制度让宝塔所的职工们体会到“当家做主人”的感觉,看到了自己的权利,也看到了站在征稽岗位上的责任。
扬帆起航竞风流,众持彩练当空舞。宝塔山下,延安精神成为宝塔所不竭的动力,每一次服务的创新、每一次业绩的攀升,让宝塔所先后19次受到省厅和延安处的表彰奖励,30余人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所长、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