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期 第108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6-2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大力推行施工标准化和现代工程管理 促进我省公路建设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新闻作者: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冯西宁
 
    2010年8月,交通运输部提出公路建设“五化”要求,这是将现代工程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公路建设领域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公路建设管理方式的历史飞跃。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认真领会、迅速落实,以现代工程管理为核心,以提升工程品质为目标,以施工标准化为着力点,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选定示范项目,周密部署安排,去年9月召开了全省推进“五化”管理活动现场会,在全省上下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着力构建工程管理制度体系
    我们边摸索边总结,形成了一套具有陕西特色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一是总结完善《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要点》。围绕质量控制这一根本,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丰富内容,细化标准,制定了《质量工作要点》,成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标准”。二是科学编写《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从工地、工艺、管理标准化三个方面入手,对21个大类123个项目进行了深化和规范,编写了《施工标准化指南》,增加了40项成熟的工艺工法,纳入了25项管理新举措,成为施工标准化的依据和纲领。全省形成了“省上出制度、法人定办法、项目细操作”的分级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公路建设现代工程管理制度。在管理、设计、质量安全等方面,出台了100余项制度,对提高设计质量、规范建设市场、强化过程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多措并举,重点突破,强力推进施工标准化工作
     我们坚持工地标准化是重点、工艺标准化是核心、管理标准化是主线,把施工标准化活动落实到施工全过程。以工地标准化优化施工环境。鼓励各参建单位按照“满足功能、符合需求、集约高效”的原则建设标准化工地,实行“四统一、三集中”,不贪大、不攀比,初步达到作业环境、材料制备、产品质量“三优良”。以工艺标准化提升工程品质。在实践中创新提炼,形成了一大批标准化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如路基工程:深路堑挖方采取开挖、防护、绿化三同步措施,小型构件采用集中预制等。路面工程:上面层碎石推行强制性水洗整形,在沥青拌和楼安装“黑匣子”,路面摊铺碾压设备配套标准化等。桥梁工程:钢筋加工采用数控机床,混凝土养生采用先进的养生工艺等。隧道工程:推行“零开挖”进洞理念,采用地质雷达对拱顶、拱腰、拱脚5条线检测二衬厚度等。通过改进工艺,固化工法,工程品质得到可靠保证。以管理标准化强化现场治理。加强管理人员配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000余名,打造了以两大集团为主体的专业化建设管理团队。将施工标准化作为强制性条款编入招标文件。积极推行“首件认可制”、“路面碎石盲样评审制”等,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可控。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和风险评估制度,推进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三、把好源头,精心设计,夯实施工标准化工作基础
    我们落实人文环保新理念,大力推进精细化设计,不断提高勘察设计深度和质量。探索单项工程设计标准化。依托榆佳、汉中南两个试点项目,在强调创造性、展现个性化设计的同时,也寻求与普适性、标准化设计的契合点。对部分常规工程进行统一,对部分项目体现“要求”统一的原则,将一些成熟工艺、要求在设计时体现出来,保证施工标准化工作实施。强化“三阶段”现场核查。全方位加强地勘设计管理,规范变更管理,落实“三阶段”现场核查制。出台《勘察设计质量考核评价管理办法》,适时开展设计质量“回头望”,建立起设计质量与费用挂钩和责任追究机制。
 
    四、改进手段,创新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工程管理水平
    我们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增强科技对现代工程管理的引领能力。一是建设阳光工程,保证标准化管理全过程控制。2009年,启动搭建全省“阳光工程”管理平台,对项目前期工作、设计审批、招标投标等八方面内容实施全方位监管,初步达到省交通运输厅、项目法人、建设项目“三位一体”的应用效果,实现了管理规范、效率提高、预防腐败的目的。二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标准化工艺的动态监控。在路面改性沥青加工中,采用自动计量和网络传输;在特长隧道和高墩大跨桥梁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测系统;工程建设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三是开展技术攻关,增强施工标准化
的支撑能力。大面积铺筑SMA沥青面层,攻克了大跨径宽箱梁防裂、隧道通风照明节能、建筑垃圾利用等技术难题,推广了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工艺、预制梁预应力智能张拉等新技术。
 
    五、加大培训,强化考核,确保施工标准化取得实效
    我们重点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人员培训到位。建立“三级学校”培训制度,编制相应的培训教材,分层次、全覆盖进行全员培训。两年来宣贯培训56批、7000余人次,提升了“软件”实力。二是日常监督到位。从省交通运输厅到参建单位构建了施工标准化工作的责任链条。厅质监站牵头主抓,全方位地进行监督检查。项目法人、管理处作为责任主体,把施工标准化纳入日常管理。三是考核奖惩到位。制定了《施工标准化考核办法》,通过季度考核、半年通报、年度评比、重奖重罚,建立起了激励机制。同时将标准化推进情况与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信用评价挂钩,激发了其积极性。
 
    六、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取得的成效和体会
    经过一年多,我省施工标准化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转变”上:一是贯彻“五化”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践行转变。各参建单位推行施工标准化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带动现代工程管理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域落地生根结果。二是施工组织由简单粗放向精细科学转变。形成了“实施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管理体系,提高了一次性成品合格率,节约了建设成本。三是工地环境由散乱不整向集约文明转变。工地面貌焕然一新,作业环境大为改善,营造了整洁、文明、和谐的建设工地。四是员工素质由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工人专业技能提升,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工资收入增加,极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五是工程品质由重视实体向内实外美转变。通过活动开展前后对比分析,4大类17项常用指标及弱项指标合格率均有提高,质量通病得到遏制,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一条条安全可靠、品质优良、路景和谐的高速公路贯通三秦大地,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适。
    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化了我们对现代工程管理的认识和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树立先进理念统领公路建设是重要前提,构建长效化机制促进工作成效是必然要求,建立标准化体系统一施工规范是制度保障,运用科技手段提供技术支撑是有效途径,打造高素质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是可靠保证。
    这次全国现场会在陕西召开,既是对我省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的一次检验,更是一种巨大鞭策。我们决心以会议为契机,发扬成绩,开拓进取,不断深化公路“五化”管理,让现代工程管理的硕果结满三秦大地,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