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期 第108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2-06-26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推进施工标准化 打造高品质的高速公路
----------陕西省高速集团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综述      
新闻作者:0
 
 
    2010年8月,交通运输部提出公路建设管理要推行“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这是新时期我国公路工程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科学要求,是公路交通发展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作为陕西高速公路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陕西高速集团把落实“五化”作为建设管理的重要抓手,示范引领,全面推进,提升工程品位和科技、文化含量,迅速掀起了施工标准化活动的热潮。两年来高标准地完成了西部最长的八车道连霍线潼关―宝鸡改扩建、打造了生态环保的十天线白河―略阳等高速公路744公里,有力推动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新跨越。
 
勇于实践 构建施工标准化管理体系
    制度标准体系是推行施工标准化的根本。2010年5月,陕西高速集团在总结和借鉴公路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在省内率先编写了《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涵盖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安全生产、文明工地、高边坡防护等七个方面,并编写了《培训教材》、《操作手册》,对重要工序、关键工艺编制了《钢筋加工质量控制要点》等多项精细化操作要求,促进项目建设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个性化向标准化转变、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同时,建立项目法人、现场管理机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位一体”的责任运行体系,使标准化施工理念和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员、每项工程。
 
严把关口 强化施工标准化前期控制
    施工前期控制是推行施工标准化的前提。陕西高速集团按照《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在设计、机具、材料、技术准备等方面落实标准化管理,严把四道关口:一是设计关。全面推行设计外业验收、双院制审查和地勘监理制度,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施工放样结果再组织专家进行一次现场核查。二是进场关。在招标文件中注明对主要管理人员资质、业绩和设备的要求,严格履约考核,使人员、设备满足标准化施工需要。三是准入关。对钢筋、水泥等重要原材料,从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企业信誉等综合考虑,确定准入名单,最后由施工单位择优选取;四是交底关。分项工程开工前,对施工人员分级进行设计、施工和工艺工法技术交底,技术未交底的单向工程不得开工。
 
统一规范 推进工地建设标准化
    工地建设是推行施工标准化的基础。陕西高速集团将工地标准化建设纳入招标文件,按照“满足功能、符合要求、集约高效”的原则,统一规范建设标准化工地。临建设施从人本化出发,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施工、监理单位驻地建设规模和标准、统一工地试验室建设标准、统一施工便道建设标准、统一各类标牌标识及参建单位人员着装,提升了文明工地水平。施工现场按照标准化,实行“三集中”,即边沟盖板、锥坡六棱块等小型构件集中预制,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混合料集中拌和,钢筋、钢绞线集中加工。同时,规范了工地临时站、场建设规模和标准,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开工前的履约条件进行考核。
 
探索创新 推进施工作业标准化
    科学的工艺工法是推行施工标准化的核心。陕西高速集团大胆探索,在路基、桥梁、隧道、路面等分项工程中总结提炼了一批成熟的施工方法。针对秦巴山区地质结构复杂的特点,在路基施工中,挖方路堑采取开挖、防护、绿化三同步施工措施;小型预制构件采用聚丙烯塑钢模板工厂化集中预制,振动成型工艺生产。针对桥梁采取高墩大跨或连续钢构施工的特点,在桥梁施工中,通过采取自动高压喷淋装置、“蒸汽养生大棚法”等措施解决了梁板预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等养生不到位问题;推广钢筋滚焊机、数控机床、钢筋骨架定位架、“梳子板”等工艺,提高了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合格率。针对山区项目隧道比例高、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在隧道施工中,坚持“零开挖”进洞理念,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围岩较差的隧道推行“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开挖工艺,确保了安全质量;采用“锚杆综合检测仪”对锚杆施工质量专项检测,使用超前地质预报仪超前判定围岩;采用台架法自动控时高压喷淋装置进行养生,减少了二次衬砌的裂缝。针对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并结合交通流情况,在路面施工中,通过沥青拌合楼安装“黑匣子”摊铺、碾压设备安装限速报警装置,ATB结构增设转运车,上面层摊铺设置隔风墙、上面层路面结构广泛使用SMA等措施,解决了混合料的拌合、保温、离析等问题。
 
抓住关键 推进施工管理标准化
    高效专业的管理是推进施工标准化的保障。陕西高速集团着重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打造专业团队。严格准入,合理设置机构和确定人员,选优配强项目长,目前已形成了800余人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坚持开展专家讲授、技能比武、QC小组活动,提高项目管理、施工技术、一线操作人员的从业水平。三是推行首件认可。单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强制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摸索、推广合理的施工方法、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四是完善专家咨询。路面工程实行专家技术咨询制度,桥梁、隧道工程引入第三方独立检测机制。五是加大考评奖惩。将施工标准化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季度考核通报、年终评比奖惩,落实效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巩固成果 促进施工标准化的常态化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推行施工标准化带来的综合效益正在显现,项目管理、施工组织和工程品质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工地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作业环境舒适化、施工便道规范化、临时排水系统化、施工操作流水化、混凝土、沥青、钢筋生产工厂化,减少了对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及环境的影响。最鲜明的特点是过程控制精细规范,参建人员的操作要领进一步明确、细化,减少了管理和施工作业的盲目性、随意性,工序衔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最显著的成绩是工程品质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抽检单点合格率和关键指标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实现了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最直接的效益是进度加快成本降低,由于规模化、集中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确保了工程一次成优,避免返工或窝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消耗。
    为民开路,重任在肩。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工作。下一步,陕西高速集团将以此次全国施工标准化活动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工程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学先进、找差距、争一流,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建设水平,建设高品质的优良工程,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