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六载风雨岁月,交通集团这支年轻的团队秉承“科学管理、团结实干、文明和谐、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在奋进中加快,在拼搏中超越,已成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一支“主力军”。截至目前,交通集团资产总额1720亿元,负责建设、管理公路2728公里,其中,运营高速公路1800公里,员工总数1.3万名。2006年4月交通集团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071亿元,建成20条1460公里高速公路,占全省同期建成高速公路的60%以上,实现了国家高速公路沪陕、福银、青银、青兰、包茂线陕西境全线贯通。交通集团先后被授予全省投资突出贡献企业、“十一五”社会贡献优秀企业、陕西创造城市价值功勋企业等,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称号。
2010年以来,在全面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中,深入落实交通运输部工程建设“五化”理念,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致力提升建设品质,努力打造高速公路典范工程。
建章立制规范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始终要把制度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2010年8月,交通集团总经理韩定海在国家高速沪陕线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现场观摩会上的这句话,为推行标准化施工提出了要求。针对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遍布陕北、关中、陕南,地质地形复杂,建设环境迥异的现状,交通集团强力推行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强化工程质量控制。2010年,交通集团组织编写8册120余万字《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指南》、《高速公路标准化技术指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后,又相继组织编制《精细化管理应用手册》11册、《标准工法关键工序手册》和《施工标准化应知应会手册》,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施工标准化要求汇编成口袋书,在为建设优质工程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提升了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
健全科学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理念、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先进的管理手段,是交通集团强力落实标准化施工、精细化管理遵循的准则。由主要领导挂帅成立标准化施工领导机构,细化具体实施方案,推行目标责任考核。严把人员进入关,公开竞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建立培训体系。每年在建设项目召开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选派管理人员学习先进单位经验。成立交通集团项目督导组、建设项目施工标准化评估小组,定期跟踪标准化施工情况并进行评估。建立阳光工程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工程管理信息;推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等,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优化设计精细管理。工程设计是“五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交通集团积极创新思路方法,关口前移,精益求精。工程设计实行“双院制”审查咨询和地勘监理制,增设设计外业验收环节,强化“设计三阶段”现场复核,交通工程和边坡防护等附属和外观工程设计进行专项评审,重点高边坡、隧道洞口做到“一坡一图”、“一洞一图”,建设过程实行动态设计,修改完善和实际地形地貌不符的设计,通过这些措施,加大设计深度,提高设计质量。交通集团各建设项目均实行“地质、地形、安全”三选线原则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的理念,把高速公路建成标准化设计、节约建设成本的示范工程。
精细施工狠抓工艺。将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要求纳入招标文件,实现源头管理。推行“生产工厂化、工序标准化、程序规范化、作业流水化”。桥梁工程采用数控钢筋弯箍机、标准化定位模具等先进设备,推广铣边、蒸汽养生等先进工艺。路面工程采用“五道工序法”和“粘层油双层洒布法”,SMA路面施工制定26条强制性规定。建立首件认可制、隧道进洞五方会审制。通过施工标准化活动开展,工程质量一次性抽检、关键指标、弱项指标合格率较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之前明显提升,由原来的93%、95%、78%分别提高到96%、98%、91%以上,跃居全国前列。
生态环保自然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及路域文化的和谐统一,针对陕南、关中、陕北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原生态、城市园林景观、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的绿化理念。坚持“乔灌草结合、立足适生、适当搭配”原则,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土质边坡采用生物防护打孔植草,破碎石质边坡采用全绿化覆盖工程构造物,沙漠区域边坡采用打草格播籽绿化,绿化养护采用雾化喷灌及遮阳网等,隧道工程进洞“零开挖”。绿化工程与路基桥梁工程同步实施,“边施工,边恢复”,实现“车通路绿无裸露”效果。
安全施工节约投资。推行“四统一、三集中”建设标准,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安全管理监管、教育体系和“LEC职业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消除安全隐患。隧道施工采用电子安全监测系统,在安全帽中植入数字芯片,动态掌握施工人员方位,保障建设过程和施工人员安全。近年来,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开展《高速公路建设费用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制订《建设项目严格控制工程投资指导意见》,严格过程管控和设计变更管理,规范费用管理,交通集团各建设项目成本节约5%以上。
科技应用打造精品。加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应用,交通集团累计开展交通科研项目5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成功解决了长大隧道、湿陷性黄土、沙漠地带、涌水岩爆等建设难题,打造了全国科技、环保、生态、智能的机场专用高速“省门第一路”、西部第一条山区六车道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商界段、全国公路交通枢纽西安绕城高速、生态环保示范路小康高速、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工程。西安绕城高速南段、帽耳刘立交工程、蓝商高速秦岭隧道等6项工程,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詹天佑大奖和鲁班奖。《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及运营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交通行业科学技术特等奖,成为我国公路隧道领域首个国家大奖。
“五化”管理及施工标准化理念,已成为交通集团对各级建设管理者的常态化要求。几年来,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项目长和300多名业务精湛,作风硬朗,专业素养高的建设管理队伍,有力助推了陕西交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交通集团全体员工用智慧和汗水,在为三秦大地铺筑一条条富民强省大道的同时,还走出省门参与了560公里新疆公路援建工作,将“五化”管理的精品工程献给新疆人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十二五”时期,交通集团将完成建设投资790亿元,新增通车里程880公里,承担着更为艰巨的建设任务。“我们将坚决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强一富一美”的战略目标,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忠实履行加快交通发展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努力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及时的公共交通服务,为建设西部强省、富裕三秦百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展望未来,省劳动模范、省突出贡献专家、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育生信心百倍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