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骄阳似火。韩城市薛峰乡居峰村正在热火朝天地铺设着通村水泥路面。忙碌的工地上,一个架着双拐的残疾人来回奔波着。他就是居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印平。
说起薛印平,不能不提起他的修路情结。居峰村地处韩城西部山区,地理位置十分偏僻,都到了21世纪,村里通向外边的路还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400多双眼睛眼巴巴的渴望能有一条大路把村子与外边的世界连接起来。2002年,村上决定拓宽这条道路。为了修好路,村里让群众推荐一个修路委员会主任,负责修路。当时群众一致将薛印平推选到这个位置。面对群众的信任,他依然挑起了这份重任。要拓宽这条路,必须劈山炸石,任务十分艰巨。虽然村上有劳力自己干,但炸药、雷管还有其他材料都需要钱。集资对于一个只有400口人并不富裕的小村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薛印平带着修路委员会的成员挨家挨户的做工作,硬是筹集到修路资金12万元。2002年,居峰村炮声隆隆,一场劈山炸石拓宽道路的战争打响了。薛印平天天坚守在工地上,和群众一起每天劳动12个小时,哪里最苦最危险,他就在哪里干。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从70岁的老人到身体单薄的妇女、小孩都参加了劳动。经过四个月的连续战斗,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变成了4米宽的大路。4个月来,他没有领到一分钱的补助,反而垫付了2000多元的材料钱。
就这样一个好人,没想到在2002年底的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腿。面对这沉重的打击,钢铁般汉子的薛印平痛苦过、失落过,但群众的信任、朋友的安慰,使他逐渐走出了阴影,变的更加坚强。2003年7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暗下决心,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5年7月,他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同年10月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他架着双拐,为村上的事忙了起来。路通了,他组织了农业科技协会,普及科技知识,促进农民致富;他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花椒产业,2006年仅花椒一项,群众人均收入就3000多元。
今年一过年,他听说省上补助资金修通村路。就下决心将2002年拓宽的这条路铺上水泥。他跑乡政府、交通局,终于使路被列入计划。虽然有上级的资金补助,解决了大问题,但路基仍须村上整,铺面层每公里村上也要出钱。这些钱怎么办?他动员大儿子把自己家的牛卖了4600元,凑了8000元垫付了路基拓宽款,又让二儿子垫付了3000元,付了群众的补偿款,剩余的15000元都欠在自己名下。经过一番紧张的前期准备,今年6月工队进了村,6.9公里的水泥路面开始铺设。为了确保质量,他天天架着双拐在路上来回检查,胳膊窝被双拐磨起了血泡。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一条平展展的通村水泥路即将顺利完工。从此,居蜂村群众也将走上迈向富裕的幸福大道。
意志坚强 诚心为民
----------记韩城市居峰村党支部书记薛印平带领群众修路的事迹
新闻作者:文 / 张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