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期 第60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07-09-0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第四版 < 上一版   
让公路不再哭泣
新闻作者:文 / 康媛歌
    一日,我们一行几人乘车外出,当行至一国道时,便看见不时有两辆小轿车长、一层楼高的大型货车费力地在坑凹不平的公路上行进,犹如一位张着口、喘着粗气的老人在蹒跚前行。货车忽左忽右,一会儿因陷在坑槽里努力寻找着合适的途径艰难地往上“爬”;一会儿因路面上堆积着大量的沙石、砖块,货车要小心翼翼地在被“侵占”后且不很宽阔的路上回避着对面驶来的车,车后冒出的一股股黑烟裹着飞扬的尘土让人有些窒息;一会儿又因路面上淤积了大量的泥水,货车驶过,随即溅起的泥水招来行人的一片怨声。我们的车跟于其后,在“辉煌世界”里起伏跌宕。欲速则不能,大家一阵抱怨:“现在的车都是超负荷拉货”、“好好的公路硬是让这些车碾压坏的”。我忽生怜惜之情:“公路真可怜,它可能已经被这些货车碾压的流泪了”。大家听罢,一片赞同。
    “衣食住行”乃我们生活中的大事、要事。“行”包含了我们脚下的路。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出行的路是否方便平坦关系到我们的切身生活。为了方便群众、造福于群众,我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公路、维护公路,平坦宽阔的公路上不知流淌着多少人辛勤的汗水。可是,如今在许多地方原本宽阔平坦的公路却面目全非,这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地损毁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了。生活垃圾、柴火草垛、工业废物、建筑材料……正逐渐侵蚀残害着我们脚下的公路,当然也包括前面所说的超载货车。尽管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公路的巡查力度,也进行了积极的维修并采取了各种措施限制车辆超载,但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也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忍受着剧痛。有一位修路老工人曾说:“公路就像是我的孩子,原来那么好的公路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就像自己的孩子在受罪,我很心痛,想大哭”。
    公路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它背负着人们的每一个脚印,背负着每一道车辙,爱护公路、保护公路不仅是交通部门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心并从自己做起的事。让我们脚下的公路不再哭泣,不再流泪,不再伤痕累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