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6期 第142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5-11-1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第一版 下一版 >
标本兼治重长效
新闻作者:王海俐
    2014年全省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冲锋号角响起,铜川市公路交通部门紧抓机遇,超前谋划,综合施策,立足行业,统筹市县,提前将路域治理工作由干线公路扩展为建成、在建、待改建公路,将重点农村公路和旅游公路纳入路域治理范畴,各区县也将县乡村主干道纳入路域治理工作同步实施,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带动地方公路,以建成公路带动在建公路”的治理机制。
突出主体责任 夯实治理任务
    按照“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铜川公路管理局多次主动汇报,积极推动,获得铜川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印发了全市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交通副市长为组长、区县、市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路域治理工作机构,公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各区县、市级各职能部门将路域综合治理工作与公路沿线各乡镇、街道办、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及时公布考核结果。2014年12月、2015年3月、8月分别召开了全市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推进会,5个区县以及16个市级部门单位领导参加会议,主管市长2次做了动员部署和深入推进讲话。全面构建了从部门到政府,从行业到社会的全方位治理体系。铜川市政府还全部落实了市级财政路域环境治理专项奖补资金,助推了各区县政府、市级各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等配套资源的层层到位,同时鼓励和引导区县争取区域项目配套资金投入,确保了治理工作有序实施。
典型示范引领 狠抓重点难点
    铜川公路管理局与宜君县政府签订路地共建“西部最美国道”战略框架协议,首创行业与政府联动共赢的合作机制,把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实施生态县域、旅游环境提升年、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文明县城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210国道六郎雄关、淌泥河摩崖石窟、哭泉“中国最美旱作梯田”以及战国(魏)长城等一系列历史人文景点,使210国道宜君段成为一条最具“田园风光”、“文化内涵”的“西部最美国道”。
    公路路域治理工作重心和难点即是抓好过村镇路段的综合治理。铜川公路管理局因路因地制宜,确保路宅分离型式、风格与当地周边环境协调美观,路宅分界到位。一是立足之本、全面硬化,所有沿路住户与公路衔接门前、路口,被交道路、平交路口全部硬化。二是规范牌匾、全面靓化。沿路两侧经营门头牌匾颜色和规格方案统一,更换到位。三是采取拆、清、遮、挡、盖等措施进行可视范围三堆六乱清理、拆除,新做花砖墙、篱笆墙、木栅栏等各种形式民俗隔离墙体;对原水沟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覆盖封闭,黄黑相间的U型管有效警示隔离非机动车道与行车路面边界,浅碟形水沟配合道牙、绿篱等进行路地分离。四是对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建筑通过灰白色彩和不同图案展现或古色古香或清新明亮的粉刷饰新。五是过村镇路段设置垃圾箱、桶,落实专人进行日常保洁和随清随运,对网格化分管领导、具体作业人员照片、名单、路段全部登记成册备案,定岗定责明确工作任务。六是门前三包协议签订落实,确保住户、店铺门前各自干净整洁。七是区县、市级部门单位主管领导带头坚持徒步现场检查或明察暗访,发现看不到的问题和反弹问题,坚持做好保持和成果巩固工作。
合力齐抓共管 创新激励机制
    铜川公路管理局主动积极对接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单位,取得了良好的路域治理效果。工商、环保、住建、公安交警、公路等部门通过“建、刷、栽、控、整、管、教”等举措,联合对公路两侧经营商店出店占道经营、乱摆乱放摊点、违法广告、废品收购站点、加水洗车点、抛洒遗散等集中治理。根据现场治理进度和成效,主管副市长及市路治办公室专项现场协调解决相关区县、单位治理工作,针对高速公路与普通干线公路跨线、相交范围及过境线的路域治理工作,形成专题会议纪要、督办通知与补充任务指令,约谈有关单位,利用周末逐区县徒步检查推进难点、反弹顽疾及滞后的治理工作。
    铜川市路域治理办公室印发了《铜川市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每月下发月度路域治理工作指令任务,实行一月一考核,两月一奖评,月中重点抽查和明察暗访,月末定期考核通报奖评。要求区县领导每周至少要把辖区路域环境综合治理路段走一遍,各级交通公路部门主管领导,每周徒步检查不少于2次,市级部门单位主管领导每月深入现场不少于2次。对各区县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单位按照“三率”(任务承担率、完成率、优质率)考核奖补。各区县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均实行了周督查、月考核和检查通报奖励机制,区县每月对沿线乡镇、村、街道办等进行通报奖励,激发动力,确保治理工作实效。
营造治理氛围 建立长效制度
    围绕治理工作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进展考核情况,铜川公路管理局通过铜川日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交通、公路微信平台、公路路况信息情报板等媒体平台加强报道宣传,及时报道各区县、部门及单位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利用群众集会、大型活动等时机和场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舆论声势,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制定了《铜川市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办法》,要求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单位细化各级分管领导、具体作业人员,夯实各自辖区每一个过村镇路段网格化责任,把公路路域治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印发长效工作实施细则(包括日常保洁制度、工作内容、标准,检查考核、奖惩办法等),形成长期常态化工作。
    目前,根据每条公路所在地域特色和承载作用,铜川公路管理局打造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生态路、景观路、文明路。210国道金锁关以北至宜君偏桥被称为“生态环保路”、川口以南至青岗岭交界称为“转型发展路”;305省道铁王河至铜川城关段称为“现代科技农业路”、金锁关至旬邑界段称为“绿色战备路”;耀旬路称为“红色旅游路”。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