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跃新高
----------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走笔
新闻作者:记者 安立广

近年来,无论是从北国黑土地到海角天涯的红土地上,还是六盘山区的黄土高原,都留下了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员工挥洒的汗水。“十二五”以来,作为陕西公路建设与养护生力军的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机械化公司),取得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等施工资质,同时拥有多套完整的高速公路路面、路基、桥梁养护、试验检测等国际领先的施工、试验检测设备。面对市场疲软的实际,他们抓好高速公路养护、不断挺进新建市场、积极拓展多元化经营等三大支柱业务,确定立足陕西、拓展省外市场的发展战略,迎难而上,在市场的大潮中拼搏奋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产值从“十一五”最好年份的3亿元,提升到2015年的6亿元,实现了企业的稳步发展。
“那里有市场就往那里奔”
在现在的公司业务份额中,新建市场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四五成,成了第一大支柱业务。从最早的“借船出海”到现在的“造船出海”。公司董事长赵德强介绍说:面对养护市场的疲软与周期性,公司确定立足陕西、拓展省外市场的发展战略,强化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市场开发部为龙头的市场开发体系,采取产值利润与工资挂钩、公司下属各单位自主开发的激励措施,全面发动,多方出击,无论高速公路还是国省干线公路、地方路、市政道路,那里有市场就往那里奔,在省内外大力拓展市场,全方位拓展项目。
2011年公司进入海南市场时,两眼一抹黑,靠着公司过硬的公路养护施工质量、良好的企业信誉和陕西交通人的实干精神,把陕西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五化”成果带到了海南。做示范、帮着制定标准,硬是在海南扎下了根,连续五年年年有项目,每年的产值都过亿元。就这样,公司的脚步越走越宽:吉林项目6000万元、河南项目3000万元、宁夏项目1.5亿元……面对在省外新建市场上取得成绩,机械化公司并没有懈怠,他们提出在持续巩固陕西市场的基础上,重点从现已取得的海南市场向西南地区、宁夏向西北地区、吉林向东北地区辐射延伸,实现国内市场的区域性战略布局。
高速公路养护作为公司的主业之一,占据着公司三四成的产值。机械化公司主打技术牌,发挥先进技术的引领作用,冷再生技术、微表处理技术、橡胶沥青技术……这些养护技术在陕西乃至西北应用最早就是从机械化公司开始的。研制出新型乳化沥青拌合时间测试仪,并首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橡胶沥青铺筑技术》获得陕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路面养护铣刨测量施工技术规范》作为地方性标准,《提高工程结算率》QC课题获得2014年度部优奖;2014年10月底完成超薄磨耗层试验段铺筑,打破了国内领先企业在超薄磨耗层沥青类材料领域的垄断格局。同时公司发挥养护品牌优势,通盘谋划布局,先后投资新建汉中、兴平、宜君养护工区,形成陕南、关中、陕北三个设施齐全的区域养护中心,配套3000型拌合设备,为实现养护全覆盖创造有利条件,满足高速公路养护及时性的特点,确保高速公路的通畅和舒适。
在挺进新建市场和做好养护主业的同时,公司充分运用有限的经营资源和经营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经营战略,目前已形成了以材料加工、试验检测、设备管理等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其中公司将材料研发中心与技术研发中心整合,成立材料加工中心,在兴平养护工区建立沥青加工生产线,开发路用新材料,在2015年取得喜人成绩。与多家实力单位签订沥青供货合同,产值从往年的1000万元猛增到5000万元,产销2万吨。近年来,材料加工中心完成的彩色路面工程铺装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社会反响良好。目前,材料加工中心掌握的核心技术有SP彩色路面铺装及压花工艺、彩色陶瓷防滑颗粒施工工艺、各类沥青产品加工生产工艺,2015年更是研发了高弹高粘改性沥青生产工艺、高弹高粘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目前,公司当初确定的:养护稳步提升做品牌、新建市场做规模、多元化经营作支撑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
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机械化公司一班人提出主动转型,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市场、主动研究市场,提倡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的理念,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在项目管理中,从项目投标开始,直到项目交验,质量、进度、安全、利润等每个管理环节都制定明确要求,职责清晰,权责明确。对项目实行独立核算、目标利润管理,控制生产成本,管理费用按比例与产值利润挂钩的经营管理体系,按照完成计划总额的比例下达并控制。人员管理上,项目经理部根据人员配置计划,从公司“项目管理人才库”中选配各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公司项目管理人员不能满足项目需求时,可依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外聘相关人员。公司建立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坚持质量为本,严把原材料进场关,加大质量检查,强化质量问责,提升工程品质。确定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结合项目及公司质量要求,负责确定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牵头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工程最终及整体质量负责;项目总工为工程质量主要责任人,负责工程质量控制具体措施的制订,实施;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技术员为本部门质量控制直接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质量控制制度、措施的具体落实。建立合作单位考核、优秀单位加分、合作单位黑名单等机制,做好工程款、农民工工资支付及各类合同的风险防控,减少法律纠纷,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明确科技投入比率,形成科技创新常态,鼓励小发明、小改造,研发专利产品,节能降耗,创新创效,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提升科研人员收入。
在财务资金管理中,高度重视融资成本,加快工程结算回款,降低资产负债率。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做好企业运营资金保障。落实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推行内部资金借贷。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计划管理,做好二级核算单位和合作项目的财务监管。
同时调整公司总部机构设置,明晰管理职责,优化人员配置,适时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和名师带徒等活动,努力挖掘和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提高技术人员实力。在分配制度上,完善工资体系,改进绩效考核,全面推行绩效工资与产值、利润挂钩,实行绩效工资总额动态管理。做到了人员能上能下,岗变薪变。简化合同审批、财务审批、资产管理、数据统计及计划内资金使用等工作流程,给基层单位下放自开发项目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劳动用工等权利。同时强化审计监察职能,对离任干部和亏损项目经理进行审计和效能监察等。
“十二五”即将结束,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机械化公司董事长赵德强介绍说:“公司将秉承立足陕西、拓展省外市场的发展战略,做精养护主业,以科技为引领,打响养护品牌,做精养护主业,充分发挥养护工区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推行养护总承包,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养护主业的突破性发展。以新建做支撑,拓宽建设业务,补足资质短板,充分利用一级总包的资质资源,积极开拓高速公路、省道、干线公路、城市道路的建设业务,实现由高速公路向地方道路的覆盖性发展。围绕路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围绕公路领域,延伸产业链,积极开拓材料加工、试验检测、设备租赁、环保绿化等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对政策机遇的把握,研究试点PPP、BOT等经营模式,把机械化公司打造成为‘设计一研发一施工一养护’一体化综合性养护建设现代化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