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9期 第147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5-27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第一版 下一版 >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省政府印发“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
新闻作者:君 舟


本报综合消息  省政府日前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将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强化基础设施和提升运输服务并重、绿色环保集约和体制机制创新并举,加快构建支撑省内、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陕西在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和辐射作用,形成以大西安为核心的城市群1小时通勤,2至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到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交通圈。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重点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沥青路。
《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期,是加快推进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期。综合枢纽方面,将按照“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加快构建与融合发展,增强客运枢纽、物流中心的运输衔接与快速集散功能,加快大西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联动互补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城市轨道、市政公交与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和干线公路等交通网络的无缝衔接与快速换乘,建设宝鸡、安康、延安、榆林等一批区域交通枢纽。加快交通网络平台与智能交通建设,构建方便群众出行和货畅其行的高效运输服务体系。
《纲要》明确,公路方面将以新调增国家高速公路和断头路、联络线为重点,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建设规模1500公里,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基本建成国家高速网剩余路段,形成“两环三纵七横六辐射”高速公路网,出省通道达到25个。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沿黄公路、县城过境公路、瓶颈路段等建设,实现全部县城以及大部分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道路等级标准、抗灾能力、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输客货运量分别达到8亿人次、18亿吨以上。公路建设工程将加快建设包茂线黄陵-延安扩容,银昆线宝鸡-坪坎-汉中、陇县火烧寨-陕甘界,积极推进菏宝线凤翔-旬邑、铜川-合阳,榆蓝线绥德-延川-宜川-黄龙-蒲城,安来线平利-镇坪,银百线旬邑-陕甘界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银百线安康-岚皋、京昆线部分路段改扩建工程。建成佳县-米脂、吴起-定边、韦庄-澄城、山阳-柞水等高速公路,启动华阴-洛南、西乡-镇巴、吴起-陕甘界、镇安-宁陕、安塞-子长、小河-旬阳、竹林关-山阳、石泉连接线、西咸南环线、咸阳机场至包茂高速连接线等一批高速公路连接线规划研究工作,争取部分路段开工建设。新改建一级、二级公路4000公里,建成沿黄公路、53个县城过境公路以及一批路网项目。结合移民搬迁和脱贫攻坚,实施县乡公路改建、建制村通畅、生命防护、通村公路完善、桥涵配套5项工程,完善提升农村公路6万公里,新增桥涵配套和改造危桥4万延米,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服务品质。
《纲要》提出,水路和邮政,以汉江、黄河为重点开发适航河段,完善内河水运体系。推进汉江汉中-洋县-安康等航道综合整治,启动白河等过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老旧渡口改造,提升内河航运通行运输条件。全面提升邮政服务和机要通信保障能力,加快快递运输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邮政。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航空网、路网、信息网,提升西安全国物流节点城市辐射能级,强化宝鸡、延安、榆林、安康等重要物流节点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物流示范园区。推进全省交通物流信息平台运营,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继续开展公路甩挂运试点,探索试点省内高速公路峰谷通行差别化收费,提高公路运输效能。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发展智能交通,在完善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试点建设大中型社区与公交站点电动车摆渡微循环交通系统,建立便捷、畅通的绿色出行体系。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