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贫困自古如影随形,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国家走向强国之路,人民奔向富裕生活,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共享阳光雨露。从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看,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难完成,贫困才是最大的短板。习近平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说:“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去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小康社会的强劲号角。扶贫从情感投入转变到“精准扶贫”的理性阶段,一个国家自上而下找准路子、构建体制机制,精准落实“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交通,对扶贫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是跨越秦岭的高速公路牵引山区城镇走向发展快车道,如今,农村路的建设和功能完善正在不断升级,出村的山路将越来越畅通。在扶贫攻坚战役打响的历史时刻,交通人的社会责任感再次被激发,陕西交通系统单位及个人正投身于这场洪流,在自己的区域访贫问苦,投资金出对策,向摆脱贫困伸出援手。暖人心,顺民意,聚民力,扶贫行动是交通人践行“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生动写照。
自2015年开始的扶贫攻坚战,拟用5年解决7017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在国际上没有先例。全国总动员,采取了超常规的扶贫举措。一旦完成任务,必将载入史册――这将使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的全球减贫目标,为中国故事、中国道路写下新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