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期 第149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8-02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登七郎山
新闻作者:○ 牛卫社


宜川县城西南隅有座山,名曰千尺,山势叱咤,壁立如削。其峰远览群山,全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兵家要地,相传宋代杨业之子杨七郎曾在北屯路,帮名七郎山。
2013年春,一日风和日丽,邀友访山,拾阶雨上,途中石阶、石栏、石桌、石凳、雕花镂木、魄葑呤蕖⒌豆ぞ巧、赏心悦目。来到观影台,凭栏眺望,美丽的山城尽收眼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点读建筑风格,品评山城古韵,在追忆山城变迁中赞誉今天的日新月异。谈论间,我们来到了清同治年间重修的石拱山门,此门建于山道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确是雄关真如铁。
过了山门,古城墙清晰可见,沿着山岭的脊背古城墙随山走坡将山分为城内城外,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格局,快到山顶处有一平坦地,据说是当年的校场。登上古城墙,其上荒草丛生,极目远望,群山尽收眼底,虽经岁月剥蚀,但古城墙仍不失当年雄壮之气。其夯土成垣,高约八寻,顶宽三尺,每二三十米设有一处马面墙,墙体似斧砍刀劈,草木不生,防御体系完备,即使现在没有辅助设施,也很难攀登。
风摇蒿草,目望古垣,我坠入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那古老的年代,我仿佛看到了古人在赤臂挥汗,撬土打夯,筑城御敌;我仿佛听到了战鼓号角,顿时踏棘,冲向前去,平素那缺铁少钙的寒腿和笨脚好像踩上了风火轮,步快如飞,大有追风赶月之势,朋友见状笑言“飚”。
我在古城墙上仔细寻觅,希望能找到宋时残戟,元时断箭,或者朽简腐编,结果什么也不曾找到。我不知道我来这里是在寻找一种心灵的慰藉,还是在做一次浮躁情绪的沉淀。七郎山,山不算高,因为历史爱国名将杨七郎而闻名,古城墙虽已残垣断壁,但它是历史的足迹,岁月的年轮,凝结着英雄的情怀,民族的气节。
登七郎山,眺望群山,俯看河川,逸情抒怀,出入古今,品读历史,体味人生,我登此山是一种凭吊?还是一种拜谒?好像都有。这可能也是人们在这春来花未开,料峭草还眠的季节频频造访七郎山的真正原因吧。
 (作者系宜川公路段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