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期 第150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8-12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打造服务型执法品牌
----------西潼高速潼关治超站工作侧记      
新闻作者:文 / 记者 安立广 通讯员 张鹏哲

作为陕西“东大门”超限治理的重要关口,省高速集团西渭分公司潼关治超站建于2006年11月,位于连霍高速西潼段K904+500处,属于一类、省界、主线高速公路超限检测站。年均检测车辆200万辆,日均检测5500余辆,配置静态检重车道6条,动态检重车道1条,建有30余亩停车场,是目前陕西省检测流量最高、设施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省界超限检测站。
畅行陕西东大门
八车道的西潼高速公路是陕西通行能力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经河南入陕的货运车辆连年突破200万辆,在日均5500辆大流量阶段性通行的巨大冲击、保畅压力与检测任务并行并重的突出形势下,潼关治超站按照上级保畅优先、货畅其流的要求,着重强调治超检测与交通保畅的协调推进。
根据对入陕车辆检测数据的精确分析,检测站在巨大的检测流量中实现车辆快速检测通行的同时,严格落实散货车辆高度管控,通过反复试验,自主研发车道测高设施,利用该设施从日均巨大的流量中,准确、快速地筛选出4.8米以上的超高散货车辆,受检车辆可在检测车道同步完成重量、高度检测,全力提高了检测效率,保障了其他正常车辆的快速通行。为进一步增强入陕道路通行能力,潼关治超站集中开展了全面而细致的数据调研,对昼夜通行流量、车道通行流量、饱和通行、时段通行、手工录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摸底,通过公路研究院成功实现了对检测系统升级。进站车辆在车道完成收尾称重后,称重信息自动录入后台管理机,单车检测避免承运人找卡、递卡及检测员收卡、刷卡的操作环节,把检测时间缩短至3秒内完成,全面提高了车辆检测效率及车辆通行速度,兑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服务承诺。
用心提升满意度
潼关省界超限运输审批办证点于2007年挂牌成立,是陕西省16个高速公路省界办证点中超限运输许可量最大的办证点,日均对经由河南省驶入陕西路网的60余辆大件运输车辆实施一站式办理,办证车辆每年突破3万辆。作为货运物流西进陕西超限运输审批的主要关口,潼关办证点突出行政审批的服务性和便民宗旨。
为加强审批许可工作的公开透明,站区设置4处宣传栏、4块LED显示屏,协调外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灵宝服务区设立专栏,公布超限车辆许可办证政策、提交资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利用办证大厅1处电视墙把审批工作从幕后移至台前,承运人通过办证人员对当日实施审批步骤、流程节点公开播放,实现对初审、批复等各个环节的公开公示,有力提高车辆审批流程及业务办理的透明度,消除了承运人的疑惑。
实施对外公开承诺,建立服务质量跟踪制度。通过服务内容上墙,引入外部监督,重点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以及一站式办理要求找准着力点,在首问负责里强调文明用语以及引导、解答的具体规范。在限时办结工作中提高了办理标准,通过落实承诺内容,加强监督手段,确保公开承诺严实兑现,使服务工作更贴心。
2015年办证大厅设置了免费复印服务窗口,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面向广大承运人提供办理超限运输审批所需的证件、货物图纸、运输协议等相关材料的免费复印服务。2016年开通了“超限运输证网上预约办理”服务,大件运输承运人通过网上预约,提前审核,把传统的柜台申请提升到网上申请,有效缓解了办证大厅业务受理人员集中拥堵的情况。高效的审批通行服务,部分承运人通过送锦旗、发网帖等形式也给予了办证点“天下第一站”“司机说好才是真的好”等赞誉。
超限检测专业化
近年来,潼关治超站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工作措施,强化服务管理,持续推动治超工作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岗位职责明确、流程衔接紧密的长效治超管理新机制,形成了“检测有程序、分类有依据、过程有监督、结果可倒查”的科学管理体系。
为适应入陕检测工作,潼关治超站以四班二运转工作模式确定了检测员、外勤员、处理员、测量员、放行员、劝返员6大岗位。明确了测量区、复检区的区域设置,站区检测作业面明晰,形成各个检测环节的及时对接和相互制约监督。在实践中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治超管理有据可依,制定检测规程、超限审批等8类30项衔接紧密、规范管理的工作制度。完善了17项手工登记文书,把原有单一的检测量、劝返量数据统计具体细化至货物种类、车辆轴型、运输线路以及长、宽、高等内容,建立起东大门物流大数据库。
2012年,该站制定了几何尺寸测量管理规定,规范了车辆引导、数据采集、车辆放行、复检程序操作流程;2013年实施了宽进严出的工作方式,建立大件运输车辆出场复核制度,通过二次复检,杜绝因工作失误、测量误差导致违法车辆驶入路网的现象,同时对检测、办证工作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实现大件运输车辆站内倒查模式。2015年制定了大件运输车辆检测规定,明确不能整体上磅实施称重的大件运输车辆重量检测操作规程,总结出分离、分段称重方法,以此解决超长、液压板车辆重量信息的精准采集。针对承运人调整和倒货实际诉求,潼关治超站建立了承运人调整倒货申请制度,对调整方式进行安全评估、行为许可、安全告知等程序,与承运人签署安全承诺书、明确责任。
筑牢廉政防腐墙
“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近年来,潼关治超站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坚持自查自纠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自2013年以来,站内投入监控设备69个,对车辆入陕、检测、办证、出场形成了高效的监控闭环模式,有力规范了治超人员廉洁从业、文明执法的落实。深化稽查手段,细化稽查管理模式,对站区工作区域层层划分,以车道、放行、亭内、复检等工作区划为重点,开展监控、实地稽查以及不定期夜间跟班作业。强化痕迹管理,结合治超、办证工作实际,整合手工登记文书,制定启用《潼关治超站班组工作记录》《潼关办证点班组工作记录》,全面反映班组当班期间的工作痕迹,使检测、办证工作各环节有案可查。加强警示教育,坚持班前、班后强调廉洁从业要求,值班站长参与班会开展廉洁教育,组织参观廉洁教育警示基地,夯实治超人员防腐拒变能力。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活动,共清查出7个岗位存在13项廉政风险点,并提出了25项解决对策,规范权力运行。设置意见箱,主动开展行风监督,在车辆出场时逐车发放行风满意问卷调查,监督行风规范,进一步对整体工作进行整改提升。
近年来,潼关治超站通过持续推动治超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服务型执法建设,在服务于执法过程中,构建起管理、执法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行政执法模式,先后荣获陕西省政府“人民群众满意优秀基层单位”、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文明治超站”、 陕西省公路局“文明执法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