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期 第150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08-12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四版 < 上一版   
古道情
新闻作者:○ 李 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这首诗,似乎诠释了这里所有的故事,贫瘠中伤着每一个生存在这里的人。太阳爷爷的故事也就是从这里拉开了帷幕。
那时候,古道这个地方,四面环山,与水毗邻,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人们想要出山,总是要有一翻跋山涉水才能出去买到生活必需品,基本都是肩扛担子挑,这样的交通情况,家家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太阳爷爷并不叫太阳,只是他为人老实且有文化,见人总是乐呵呵,什么事只要找到他就总能有办法,因此,大家就叫他太阳爷爷。
太阳爷爷是村里的支书,也是村里唯一一个有文化的人,他深知,路修不好,乡亲们的日子也难过好,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饱受交通不便的古道人心里,那绝对是大实话。
直到有一天,太阳爷爷做了一个算是他自己,也算是古道人心里所认为的最伟大的决定――他要修路了。
于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上演了,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高端的测量仪器,有的就是肩挑背扛,车拉人推,但是大伙的热情,尤其是太阳爷爷的热情,真正像极了一轮大太阳,照得这片土地滚烫而炙热。就这样,一有功夫,太阳爷爷就率领全村老小去铺路,一块块重达几百斤的青石板层层叠起,路若盘龙般也慢慢伸得更远。3年时间过去了,一条青石板路也终于把古道人送往了山外的世界。可是,所有美好事情背后似乎总有牺牲的,太阳爷爷因年龄大了力量不足,在一次背青石板时不慎被石头砸断右臂,从此就再也没见他笑过!只有每次看到这条通往山外的青石板路,他的眼眸里才会有些许异样的光。即便这样,大伙依然能发现,若是遇到下大雨冲毁了路,或是有的地方青石移位,总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提着铁锹在那里修修补补,他还是太阳爷爷。
年复一年,村里的人看多了,也有年轻的后生开始帮他一起弄,久而久之,路成为了这里人心意相通的情感,成了每个人必须守护的东西。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太阳爷爷。
到后来,太阳爷爷是真的老了,神智也有些不清楚,连平常的走路都跌跌撞撞,他也就经常端个小凳子坐到村口,望着那条路发呆。
随着公路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型机械来了,精准测量仪来了,专业人员来了,遇河架桥,遇山凿隧道,一条高速路如游龙般从村口绵延而过,人们当时兴奋的样子我依稀记得,敲锣打鼓扭秧歌,可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太阳爷爷,他眼眸里的光亮清晰可见,嘴角上扬的表情像极了一轮太阳,还有他的脚步,那么稳当,那么坚定,似乎终于完成了他毕生的大作一样。
后来的后来,太阳爷爷老了,不在了,他的坟墓就坐落在村口那条青石板路和高速路的分界口,只是墓碑上刻的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古道”。 (作者系陈仓管理所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