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期 第152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11-29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威尼斯日记》的味道
新闻作者:文 / 袁立忠
 

《威尼斯日记》其实就是阿城在威尼斯的博客。写写他在威尼斯干了什么,看了什么,去了什么其他地方。

既然去了旅游胜地,历史名城,免不了就有些游记的影子。游记,似乎很容易写。不就是写写自己去了哪儿,干了什么,见了什么,实则游记相当难写,弄不好就成了一篇枯燥的流水帐。自己写起来无趣,读者读起来也索然无味。妙趣横生的旅行变成了铅字,似乎也同时带上灰色与枯燥,这个副产品着实不怎么样。

游记,写什么,不写什么,考验着作者的取舍能力。而如何写,却又表现作者的观察力和文字功夫。着实不容易。我喜欢看大中见小的游记,或者小中见大的游记。怎么说呢,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描写的对象,然后以细致的笔触写一细节。这样大与小呼应着。

比如,阿城写意大利一个小城克雷莫纳。

这个小城我一直记在心中,没有想到会真的在这个小城里游荡。克雷莫纳的早晨很安静,钟声洪亮,一只狗没有声音地跑过广场,一个男人穿过广场的时候用手扶了一下帽子。小城里还有一个令人惊奇的漫画图书馆,图书馆的厕所里,有一个白瓷盆嵌在地里,供蹲下来使用

市政府在广场边上古老的宫殿里,里面有一间屋子藏着五把国宝级的小提琴,那天我听了一位先生拉那把一七一五年名字叫克雷莫纳人的斯特拉迪瓦立琴,这把琴曾经属于过匈牙利提琴大师约瑟夫・约阿西姆。我听的时候脑子里一片……如果现在有人引你到一间屋子里,突然发现列奥纳多・达・芬奇正在里面画画,你的感觉怎样?

就这么短短的两段话,便勾勒出克雷莫纳的样子。古老,安静,闲适,定是以小提琴著称。我读着,脑子里就已经呈现出克雷莫纳的清晨了。广场应该是石子铺就的吧。

写印象最深刻的,最能打动自己的,而且最有特色的,并将这些细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相比闲话闲说,威尼斯日记有意思多了。也可能与我喜欢世俗小说、散文有关。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白天的工作阅读信息量已经很大了,到了夜间我的接受能力已经下降,对于信息堆砌的文章实在是没有兴趣。

但是,《威尼斯日记》有股不一样的味道。这个味道不大说得清楚。是故作平和的士大夫的味道。是味道,不是个性。

不论在环境上,思想上,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振保的扇子却还是空白,而且笔酣墨饱,窗明几净,只等他落笔。(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华丽饱满是个性。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夹着……(鲁迅《野草》)手术刀般冷冷的文字也是个性,匕首和投枪更是个性。

这唱着的词调,混合着鼓声,从几十丈远的地方传来,实在是冷森森的,越听就越悲凉。听了这种鼓声,往往终夜而不能眠的人也有。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萧红《呼兰河传》)纤细敏感激情也是个性。

个性是流露,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味道是拿出来的,捏出来的。怎么个拿捏法。我还没有想得很明白。比如,故意用很短的句子,或者特意把词序倒装。味道是为了追求某种个性不果而产生的产品。比如葡萄发酵不好,便成了醋。而即便是醋也不是上好的葡萄醋。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诗)的平和境界是不易得的。因为跟人生经历,还有悟性息息相关,也不是装了一肚子的书就来了的。冲淡平和其实已经泯灭了个性,而追求未果,便成就了味道。因为这股味道,我对《威尼斯日记》的观感大打折扣。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