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期 第153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12-13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第四版 < 上一版   
寻找微光
新闻作者:■ 李 华
 

最近在看一部日剧,名字有点长,叫做《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此剧的萌点在于你可以跟着剧中做房屋中介的胖胖姐妹花深度逛吃东京,从咖啡馆到居酒屋,从收集各种独立电影的音像店到聚集了艺术创作青年的工作室,每一条深巷里都藏着你可能不会留意到的特色小店。有人说,这是房屋中介版的《深夜食堂》。的确,它和《深夜食堂》有着共通的地方,在关照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同时,也讲述了身边每个普通人的故事,关照都市人的心灵,才是这类剧集获得好口碑的原因。

去求租的人,大多都面临生活的转折或变故,因为变化,才会有重新寻找住处的需求。因为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受到排挤的吃货姑娘,从小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妈宝程序员,被前男友抛弃的宅女插画师,刚刚离婚的家庭主妇,梦想成为小说家的代写枪手,还有在纽约打拼4年身心俱疲的摄影师……每一个人都埋头在城市里打拼,有辛苦不易,有烦恼忧愁,但生活还要继续。租房多多少少是她们正视自己的意愿和理想的结果,是新的起点。而为他们量身检索房源的胖胖姐妹花像是兼职的心灵按摩师,让求租者们看到自己心里的那道微光。尽管改编自漫画,理想化的程度高,但这里的关注、倾听和温暖,是生活需要的,也是现实中找得到的。

吉祥寺连续五年被评为东京最想居住的地方,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又有一些闹中取静的地方,个性小店林立,洋气、文艺,成了都市人趋之若鹜的地方。这些求租者有着不同的经历,抱着不同的诉求,却都想住在吉祥寺。每一集的第一个冲突就从姐妹花推荐吉祥寺以外的住处开始。那就不要住在吉祥寺了吧!这之外,或许有更适合的地方。姐妹花带着宅女插画师来到杂司之谷,这里有插画师想要的旧书店,有《铁壁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当年创作这部大名鼎鼎漫画时的旧居,房子对面是一所旧教堂,文化气息浓厚且安静。对美食狂热的辞职女孩,姐妹花则带她来到了五反田,这周边有好吃的煮牛筋咖喱、牛肉盖浇饭,咖啡店里有香甜的牛角面包,藏在唱片店里有独门秘方的鲷鱼烧,还有批发中心便宜的衣服和化妆品,,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很实用。当然,惊喜味蕾的美食和眼花缭乱的小店之外,姐妹花还认真倾听了女孩辞职之前受到排挤的故事,跟她一起站在可以眺望五反田的楼顶上用吹箭这么可爱的方法赶走坏情绪。

贴心为客户寻找最适合的房源,带客户逛吃,还暖到可以给不开心的你来个心灵按摩,这样的房屋中介给我来一打!弹幕网站有网友疾呼。其实说这部剧是东京的旅游宣传指南也不为过,但这份指南做得一点都不讨厌。现实中像姐妹花这样的房屋中介恐怕真的没有,但这部剧提醒我们,自己也好,身边人也罢,我们需要关照每个人内心的意愿,寻找可以点燃生活的微光,或者送去温暖。

这让我想到前一阵子心气浮躁,去逛书店,读不下厚重的文学,便随手拿了本轻松的生活小品,书的名字也很长,叫《开间自己的小店,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书里用平实的语言记述了包括日杂店、古着店、咖啡馆在内的一些特色小店,店主开店的初衷、成本和经营过程,一两个小时就能轻松翻完,真实有趣。这些店主很多都是打拼职场数年,发现这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者从小对某种东西的执念,又或者职场经历让自己对某种东西有了兴趣,便辞职开店。当然,也有一些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他们可能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但他们也并没有向往做最光鲜的写字楼里的白领,开间几平米的文具铺子,自己的生活,就从这里开始。

如果随波逐流,你可能也会想住吉祥寺吧?因为大家都想去啊,因为流行啊!可当姐妹花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房子的时候,你也明晰了自己内心的意愿。这个内心的意愿,应该算是理想吧,不管是理想的生活状态,还是理想的工作。有理想的日子,是幸福的日子,有理想支撑的生活,是有力量前行的生活。小学的时候,我们总是拍着胸脯说:我长大一定要当科学家!初中的时候,我们自大地说:不想上省内的大学,要上就上全国数一数二的。临近高中毕业,开始初尝竞争激烈的味道,小心翼翼地说:大学毕业后,能拿到年薪10万就很好了。现实是,大学毕业10年,年薪10万似乎还没够着,可设定目标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这个10万与当初理想的10万之间差着多少次通货膨胀。

是啊,谈理想哪那么容易?现实的骨感来自入世之后丰满的理想一步步对生活的妥协。有几个人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么?但养家糊口的这份工作,可能是在蓄积能量,在为你有一天可以做回喜欢的事情在做准备,只是别忘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就好。安慰的是,当我们这代人开始做父母之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说辞越来越少被提及,像我们的父辈那样,要子女背负着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梦想去生活去奋斗的,也越来越少,更多被我们挂在嘴边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我们也开始更多地关照下一代的心灵,这是社会的进步。

前阵子读了吴晓波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他的偶像、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李普曼在书里多次被提及。吴晓波做过13年财经记者,之后成为财经作家,经营自己的出版社,但不管身份怎么变、环境怎么变,他都在竭力坚持自己想坚持的那些东西,这得益于读新闻专业之初李普曼对他的影响,得益于榜样的力量。他的书里有这么一段:1959年9月22日,李普曼在他的70岁生日宴会上说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我们所做的只是每个主权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其他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来做罢了。这就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不简单的职业。我们有权力为之感到自豪,我们有权力为之感到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20多年前,一个叫吴晓波的中国青年读到李普曼和他说过的这段文字。20多年来,时光让无数梦想破碎,让很多河流改道,让数不清的青春流离失所,却只有它还在星空下微弱地闪光。这是这一年来,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所以也庆幸,不论我现在做什么,这微弱闪光的东西,还在心里。

看到《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第8集时,女摄影师在姐妹花给她介绍的新房外,拍到回东京之后的第一抹日出,那道光,不仅点燃了她的新生活,也打动了剧外的我。

新的一年,也愿所有的你,心里的那道微光,会闪闪发亮。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