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8期 第1537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6-12-2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老兵新岗立新功
----------记蓝商路政大队蓝田中队副中队长王保东      
新闻作者:记者 张智勇 通讯员 赵丹梅

在去蓝商路政大队前,王保东以前单位的老同事告诉记者,他是个劳模式的“老先进”。在蓝田路政中队,他的新同事说起他来满口都是称赞。见到他时,他说他只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
王保东是在全省调整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的时候从原征稽系统转岗的,2015年8月,由初转岗时的西镇路政大队长安中队调到蓝商路政大队蓝田中队,担任副中队长。 多年来,王保东无论是在征稽系统还是在现在的路政岗位,他一直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他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青年”“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西安市新长征突击手”等多项荣誉,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心系单位 忘我敬业
在蓝商分公司,从分公司领导到路政大队再到中队,无不称赞王保东。起初,有人认为他是做样子,但是看到他天天如此、样样工作都如此细心,领导和同事纷纷竖起大拇指。
“他以队为家!”蓝商路政大队大队长说。他每日上班前必做的一件事是把所有的执法车辆擦洗一遍,还要检查机油、刹车等。他会维修电器,单位的空调、电视机、电脑等,只要他知道坏了,他都会主动维修。同事们家里的电器有问题也常常帮忙维修。他集体感很强,又爱操心,休假时,常常打电话询问单位的事情,遇有下雨下雪大雾等天气,他便回到单位,进山巡查一遍,才能放心。其实即使上班期间,每日巡查并不是他的职责,但他也要每天至少巡查一次。
“他太认真了!”他的搭档这样说。每次监护前的安全宣讲,他从不敷衍,即使以前已经接受过教育的,他还是照样讲一遍。检查桥下空间时,有的桥下是没有道路通过的,需要沿高速公路护坡、绕过防护网下去很危险,但是他依然下去检查,为此摔伤过多次,但他还是坚持每桥必查。损坏路产逃逸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不太好追查,但是只要他碰到了绝对追查到底,有次巡查回来,发现单位收费站入口处护栏有轻微损坏,长达几十米的护栏连接件有轻微变形,但是从外表看是很难看出来,他去监控室调视频,空闲时间一辆一辆看,看得眼睛发涩,最后终于找到,但是问题又来了,车号找到了,去哪里找,他在路政群里发了协查的信息,一个月后终于找到,追回路产损失1300多元。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单位领导说。按体制改革政策,王保东的工资和待遇由原单位发放,并不由大队所在的蓝商分公司发放。很多人都建议他工作过得去就行,不必那么认真。但是多年工作养成的认真细致、爱岗敬业的习惯改不了,他说:“没有最好,但有更好”“别人没做的,我去做,非职责的,我也去做”。习惯成自然,这早已成为他多年来的工作原则和目标。
勤于动手 刻苦钻研
在蓝田中队负责的44.7公里的路段中,大中小桥梁有108座,涵洞76道、隧道25座,桥隧相连、桥桥相接随处可见,路政管理的难度、危险度可想而知。他负责这段道路的大件物品监护、路域环境治理和投诉举报等工作,这三项工作是路政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王保东却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翻看他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再看看走失老人家属送来的锦旗以及为便于工作自制的“小发明”,你便会被他强烈的责任心、敢于担当的勇气、强烈的求知欲、默默付出精神所感动。
“他爱学习,肯动脑”同事们指着他那本厚厚地学习笔记说。刚到单位时,他天天埋在法律法规和书籍里,虚心向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人请教。路上监护大件车辆时,他从细节入手、留心观察、慢慢琢磨,渐渐形成他自己一套安全顺畅、按时送达的监护方案。进入隧道时,采取执法车辆和大件车辆并行的措施,并根据实时路况随时改变车载LED显示内容,提醒过往司机减速慢行。在较宽路段,降低押运车辆的行驶速度,采取错车避让或停靠避让,减少因大件运输车辆造成的车辆拥堵。下雪时由于坡道及车重的原因,用铁锹局部泼洒并不能有效让车辆启动,他看着眼里急在心里,吃饭时想、睡觉时也想,又和同事们反复做实验,想出了在车辆驱动轮前后手动补盐,让车辆倒一点在轮下再撒盐的办法,解决了难启动的问题,就这样,他和同事们一个车一个车轮下补盐,较快地解决了拥堵,他们也常常误了饭点,在山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吃不上喝不上,即使送上来的饭菜,等他们疏通道路后,早已凉透了。
“他动手能力太强了”。有一辆执法车辆的驾驶员座椅,因长时间使用,钢板变形,滑动轨道不能使用,前后就不能移动,他就利用一辆报废车辆的座椅,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成功安装成功。桥下张贴的广告很难拆除,他制作了一种将长短折叠杆与铁钩、铁铲相组合的拆除广告小利器,几下就将广告铲下,省时省力。群众多次投诉排水沟垃圾顺排到村里河道,在暗渠处形成堵塞、污染河道。他就反复去现场查看,弄清症结所在,自制了铁网箅子,安装在排水沟出口处,将垃圾堵在高速公路用地内,养护、路政常检查常清理,投诉得到了圆满解决。
心系司乘 为民解忧
“他是个热心肠”同事告诉记者他许多助人为乐的事。去年春节前夕,他和同事们在巡查时发现一名七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在快车道上逆向行走,很是危险。他们将老人搀扶到巡查车辆上,带回中队,准备了热水及饭菜,问清住处及家庭人员联系方式,交由蓝田县城关派出所,后来老人的儿子从西安赶来送来了锦旗,说老父亲走失好几天了,家人焦急四处寻找。距离夏家村2号桥下不远处住有一位老人,常年将柴棒、树枝、大豆秸秆等物品放置桥下,多次对其宣传教育,老人就是不搬,情绪还很激动,若强行清理,恐引起其他问题,这件事就搁在了王保东心里,他知道老人的顾虑,物品放在桥下,不会被雨淋湿。他找到了一块遮雨布,和同事们帮助老人在院子砌了一个围挡,将柴禾搬了进去,上面用遮雨布遮盖,老人很受感动,逢人就夸高速路政好。后来,他便主动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像这样的例子太多,救助迷路的外国人、被传销骗得身无分文的年轻人、难于交流的聋哑夫妇、抛锚的车辆等。
所有这些事,在王保东看来都是一些平凡的事,是职责所在。他说,要说成绩,那是大家的,是这个优秀的团队的,能在这个团队干事、能与这些优秀的同事共事,是他的荣幸和骄傲。“责任点燃激情,担当成就精彩。” 王保东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说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琐碎、细微、普通小事,他只是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动作,肩负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他的忠诚、他的热忱、他的勤奋都默默书写在这条穿越秦岭的山区高速公路上。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