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辞旧迎新之际,礼泉县城民众迎来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盼望已久的城区公交线路终于开通了,并且在试运营和元旦小长假期间享受了免费乘坐。32辆崭新的纯充电公交车穿行于大街小巷,马路边一个个新建的公交站牌规范整洁,成为礼泉县城一道亮丽的新风景。为此,礼泉也成为全省首个纯电动公交县城。
热切期盼
礼泉位于关中平原西北部,是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卫星城市和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为“全国果业强县”,更是有名的“苹果之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礼泉苹果便远销各地,到90年代已名扬全国,一举成为“陕西苹果第一大县”。近年来,礼泉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了唐昭陵、醴泉湖、关中印象体验地等五大精品景点,使得礼泉成为全省新兴的旅游目的地,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尤其是袁家村,其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十大特色乡村之首,被评为“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
经过几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礼泉继果业之后的又一特色支柱产业。仅2015年,全县共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6亿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让礼泉再次闻名全国,备受关注。人们纷纷前来旅游休闲、参观学习。然而,作为拥有“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卫生县城”“陕西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百强县”“全国旅游示范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的礼泉,在拥有近10万人的县城却没有城市公交车。
其实,礼泉县也并不是没有公交。几年前,礼泉就全面启动了客运班线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模式,但这只是为了解决运营车辆在城乡“蜗行”“抢客”及承包人互相“压价”等现象,单程时间虽然缩短了,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沿路群众出行,但对县城城区居民便捷出行需求的缓解十分有限。后来经过整合调整,开通了1条贯穿县城东西和2条纵穿县城南北的城乡公交线路,因为一共只有10辆车,并且要通行到县城周边村镇,其实质也还是农村客运班线,1、2路公交车平均发车时间间隔为30分钟,3路车的平均发车时间间隔为50分钟。覆盖距离短,线路较少,运力不足,站点设立不很明确,发车间隔时间长,停靠时间也长,发挥不了城市公交的功能。城区设立的站点少且距离较远,经常出现乘客在路边招手要求上车、随时要求停靠下车的现象,扰乱了城市交通的正常秩序,也严重影响到乘客和行人安全。
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公交的缺失,礼泉县城区域形成了以出租车为主,城乡公交、私家车等交通为辅助的客运系统,还有三轮、摩的等非法拉客运营现象也屡禁不止。城区客运供需矛盾突出,运输方式多样复杂,客运市场问题较多,人们出行极为不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居住在县城的居民,还是到县城办事的群众,或者到礼泉旅游的游客,都无不热切地期盼着礼泉城区能早日开通城市公交线路。
强力推进
发展城市公交不仅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方便群众快捷出行,改善城区交通环境,早在几年前礼泉就有了开通县城城区公交的构想。2014年曾提出,按照“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拓展公交辐射范围以填补城乡公交服务的空白区域,在原1、2、3路城乡公交的基础上,新规划4、5、6、7路公交线路。2015年,礼泉县政府把“年内开通县城公交车”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直到2015年末,开通公交的事也没有多大进展,有人开始在网络问政中发信询问,甚至在网上发帖吐槽。
公交是民生,公交惠民生。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礼泉县委、县政府决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努力为群众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开通县城公交”被当成最大的惠民工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其与11项交通道路建设项目共同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礼泉县交通运输局结合贯彻落实全省关于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精神,参照其他县城城市公交运营模式及西安等地新能源公交发展模式,及时制定了《礼泉县发展新能源公交车的实施方案》,提出统筹协调城乡客运发展,建立“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经济舒适、低碳环保”的城市公交运营服务体系。2016年7月28日,“礼泉县城市绿色出行项目”被列入咸阳市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介项目对外发布,建设内容主要为几条公交线路和停靠点配套设施。
2016年8月23日,礼泉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礼泉县发展新能源公交车实施方案的意见》。会议指出,开通城市公交是一项公益性的民生工程,对提升城市品位、方便群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决定采取“公车公营,公司化经营”的国营模式,由县政府组建礼泉县公共交通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新开通公交线路的运营管理工作,以及原有公交、农村客运班线的收购和后期运营工作。由县财政直接投资完成运力投放、场站站点设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贴以及招聘人员的费用。同时,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礼泉县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领导小组。
礼泉县城城市公交开通运营是广大群众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是惠民便民、服务群众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礼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加快工作进度,切实落实好这一民生工程,2016年11月17日,礼泉县政府发布《关于加快礼泉县公交公司运营的决定》,提出礼泉县公共交通服务采用政府主导模式运行,由礼泉县公交公司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采购32辆纯电动公交车,购车款项不足部分申请贷款解决。依据相关规定,同意将贷款本息和合理营运补贴列入当期财政预算。县交通运输局督促公交公司尽快落实车辆采购和运行准备工作,提早开通县城城市公交,为全县人民提供便捷、安全、低碳、环保的出行保障。
礼泉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协调开展工作,强力推进公交开通及公交公司成立事宜。11月21日,礼泉县公交公司邀请专业人员对新聘的34名驾驶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并进一步加快站场建设、充电桩安装、站亭站牌施工和公交专用车位划线。12月28日,礼泉县政府组织召开公交开通运营工作安排会,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强领导,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督查紧密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交安全畅通运营,把这项惠民便民工作办实办好。并决定29日起公交进入试运营,试运营和元旦小长假期间实行免费乘坐。
幸福体验
“公交车来了!公交车来了!”2016年12月29日上午11点多,32辆绿色环保纯充电公交车承载着礼泉县委、县政府的庄严承诺,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和幸福,按照规划运行线路从县公交总站驶出,为期两天的试运行就此拉开了帷幕。随着崭新的公交车缓缓进站,在此等候多时的人们顿时欢呼起来。家住城东的李先生说,现在到城西接送孩子上下学不用开车,坐公交车去来都很方便快捷,而且票价也便宜,还是纯电动环保车没有污染。12月31日,礼泉县公交公司成立暨纯电动公交车运营启动仪式隆重举行。随着“通车令”的发布,礼泉正式告别了县城城区没有城市公交的历史,也使之成为全省首个开通纯电动公交车的县城。
通公交,对大中城市来说不算新鲜事,但对礼泉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小城区来说意义重大。“得民心,暖民意,惠民生。适逢元旦放假,孩子、老人兴高采烈,多是乘坐体验者。孩子好奇,老人新鲜,这是对新事物的体会,更是感受礼泉新的变化,感受国家富强带来的幸福!”一位礼泉人在微信发长文感概。最近,礼泉县城大街小巷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开通公交。“一元公交逛礼泉”“礼泉也有公交喽”“上车投币一元大家要备好零钱哦”等等,成为礼泉人在网络论坛上、微信朋友圈广泛热议和转发的帖子呢,内容包括线路、站点设置的意见建议,开通后的点赞和体验时的喜悦。人们纷纷表示,公交开通切实为群众办了件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里,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也从根本上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此,“万民叫好环保公交投入运营”被评为“礼泉县2016年十大新闻”之一。
礼泉县城此次开通了4、5、6、7路共4条公交线,全长56公里,设置77个公交专用停靠站点,基本覆盖了整个县城。采用“无人售票”模式,一人一票,全程票价一元,并推行IC卡优惠政策。每日首末班为夏季6:10-20:00,冬季6:30-19:30;高峰期每班间隔5分钟,平峰期间隔10分钟。由县政府出资加银行贷款投入3000多万元购置32辆纯电动公交车,成为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群众的模范之举。这些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配备全方位“智能调度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所有公交车的具体运行位置、运行轨迹、运行速度及方向等确切信息,在全省县区公交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设置了16组公交专用充电桩、10组民用充电桩,除了可供32辆公交车同时充电,还可满足私家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需求。真正做到了“惠民公交、绿色出行”。
公交车不仅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更是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的展示台。为倡导“优选公交、绿色出行”,共同营造安全、畅通、舒适、和谐、便捷的公交环境,公交开通前,礼泉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县城公交开通运营的通告》,礼泉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交通运输局、县教育局、县城管局联合发出《文明乘车、绿色出行倡议书》。礼泉县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也印制了《惠民公交、绿色出行》宣传页和《文明乘车“十要十不要”》宣传单,内容包括服务热线、公司简介、公交线路及运行线路图、首末班时间和站点介绍等。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礼泉县公交公司结合平时上下班高峰期客流,及时调整发车间隔;健全现代化调度监控平台,对运行车辆进行全天候、全程化监控,保证车辆按时按点发车;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页,联合相关单位清理违停车辆、确保公交车辆畅通运行、优先停靠。同时,强化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跟随车辆引导乘客文明乘车。目前,日均出车120次,日运送乘客量已达13000人次,运营工作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