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期 第1543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1-17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第四版 < 上一版   
红红中国年
新闻作者:■ 何处放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中国年即将来到。“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闹迎新春”是中国年的真实写照。每逢过年,从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城市到乡村,从海外到边疆,凡是有华人的地方,人们总能看到热腾腾的一簇簇火的海洋,红的世界!这就是中国年的特有色彩。
中国年是红色的。红色,是中国年的主导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这种无处不在的红色,有一个响亮的称呼――中国红。中国红意味着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团圆……它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中国年是神秘的。神秘的中国年有着奇妙的传说。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传说中的“年”是个可怕的怪物,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并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把鸡圈牛羊拴牢,宅院前后门封住,在屋里先供祭祖先,再吃丰盛的“年夜饭”,饭后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以求平安地度过这一夜。从人们对一种自然“物”的恐惧、崇拜、敬畏开始,然后把人们聚拢起来,一起做饭、用餐,和睦团圆,供祭祖先,相互鼓励……由此想到中国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的特别的象征与意义,也就是在中国说到过年,人们自然会想到亲人团聚、朋友相会,互增情谊,共添和谐的美好氛围。
中国年是香甜的。“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团圆饭是过年的一场大戏。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陆续开始为着这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准备了。民间曾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磨年面做年糕);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炸果酥;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菜系种类繁多,比如端庄沉蕴的鲁菜、麻辣谲异的川菜、隽永细美的苏州菜、生猛鲜活的粤菜……可谓是琳琅满目,举不胜举。中国人是个注重饮食的民族,这在中国年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但在这色香味俱佳的团圆饭中,却承载着亲情,传达着友情,营造着爱情,体现着五彩生活,彰显出了百味人生。
中国年是欢乐喜庆的。“过年”之所以在中国人中有这么大的深远影响,还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性和全民共有的娱乐性。“过年”是春节的俗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新春到来之际,人们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在融融的春意中,在温暖的相聚中,在欢快的舞蹈中,在酣畅的酒意里,在芳香的饺子里,在春晚的享受里,在悠远钟声的撞击下,在冲天礼花的笼罩下,在威风锣鼓的振撼中……人们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地迎接中国年的到来。
中国年年年过,中国红处处有。当又一个新春来临的时候,让我们开心快乐地过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作者系铜川市运管处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