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9期 第1548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2-1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古代元宵节里的爱情
新闻作者:○ 王剑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春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清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中秋,而“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的元宵节将至,人们在热闹喧嚣中观灯、猜谜、吃元宵之余,璀璨烟火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诗情画意与浪漫情怀呢?
在古代,元宵节是那些尚在闺中的少女们翘首以望、举首戴目的日子,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日常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婚姻基本都是依媒妁之言。但只有到了元宵节,才能出来“自由相亲”。她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缘分,擦出爱的火花,物色出心仪的人儿,可如果相亲时间大门关上,仍没有寻找到意中人的话,或者错过了,那么就只能期盼下一年的正月十五的到来了。因此元宵节这天也就成了无数良缘美眷、少男少女们的“定情之日”。
元宵节内涵丰富,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乞安,这一天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幽会时的期盼与甜蜜,两情相悦何等欢洽;有“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无限失落,更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出望外,万般寻找却终不见,在要绝望之际,猛然的一个转身,却意外地发现寻寻觅觅之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内心完全被意外的幸福侵占。
回顾历代经典,有东方朔为实现“元宵姑娘”的阖家团员而煞费苦心;有公主乐昌与徐德言“破镜重圆”的凄婉爱情绝唱;有汉武帝与李夫人“皮影相思”阴阳两隔道不尽的思念之情,有王安石“双喜临门”姻缘成双和金榜题名的喜悦。更有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春灯谜》里,韦节度之女影娘与美少年宇文彦在灯会上相爱定情。在元宵之夜,有“别情”、有“定情”、有“动情”,有“一见钟情”,甚至还有“偷情”。《金瓶梅》里西门庆选择这天偷会李瓶儿;《水浒传》里宋徽宗专拣这天去会李师师;《西游记》里连唐僧都因挑这天出门让扮成“诸佛”的三头犀牛精掳走。
自古以来,元宵夜为有情人提供了一个传情达意的渠道,情侣们或密笺赴约,或互赠诗帕,元宵节的灯、元宵节的火、元宵节那些观灯人,演绎着动人缠绵的爱情,发生了许多缠绵悱恻、动人心弦的故事,这种感情含蓄内敛,韵味实足。
 (作者系机场分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