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期 第154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7-02-1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浓浓年味现风俗
新闻作者:■ 王 力


我的家住在陕西省兴平市店张镇,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一进我们镇口,抬头就会注意到路边标志上写着很大的“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字样,这些字在夜间便会亮起,很是明显。在我们这里都把春节叫“过年”,说到过年便会唤起我诸多的回忆,感受深刻。小时候总盼着过年,不仅可以穿新衣收压岁钱,也可以走亲访友逛街串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个“年”有了更深的认知,其内涵自然也就不限于儿时的浅识和见解了。
现在都记得很清晰,幼时看到的年前赶集人山人海的盛况。除了按农历算,每旬三号、七号、十号的集会外,过年前的十几天大家便开始忙起来,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即使到了下午五六点也不会全然散去,夜间才能安静下来。在离过年不远的那些天,各店铺都会在自己门前摆摊子,将店里的部分货物摆放出来,便于顾客挑选,我们都将此称为“出摊”,那个时候我也就忙起来,给家里帮把手,也算得上是一个劳动力。逛集的人大都来自附近周边的村镇,于是便有了存车这一职业,随之你也会听到一阵阵“保管车子,保管车子……”的呐喊声。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面包车种类繁多,甚是壮观。我们那里有这样一个景象!大家买东西几乎都是拿着麻袋,有的是农家化肥的袋子,有的是大米或面粉的袋子,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循环利用,也可以装更多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很便利,汉子们将买好的东西装在袋子里面一扛就走了。
与店面遥相对应的便是各种小摊贩了,卖蔬菜瓜果的商贩们会提前搭好篷子,一家挨着一家,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他们晚上都会住在蓬里面。卖猪肉的都是一排一排的在红帐篷下面将大扇的猪肉悬挂在铁架上,羊肉也是如此,有的人会买些羊油回家包羊油包子。此时会非常热闹,还有副食小吃、衣服鞋帽、对联年画、花炮鞭炮等各种摊贩。
在我们这儿,调味料是要现磨先调配的,这样才够味;糖果是要混称要五颜六色的,这样才够鲜艳;糖葫芦是要插在木棍上买的,这样才能卖得快些;甑糕是盛在碗里的;瓤糕是插在木棍上的;黄豆糕是用糙纸拿着吃的……不得不说,我们古镇美食很多,是吃货的天堂。
不管过了多久,这种摆摊卖碟片卖CD的现象仍然存在,人们就图在亲友相聚时能热闹些。卖年画和对联的地方总是挤满了人,几乎每家都会去买灶王爷,祭灶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他作为一家之主而受到人们的尊敬。我们这都把大的年画叫画腊,人们将它贴在客厅或卧室的墙上,它的种类很多,自然寓意也就不同。
新年新气象,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镇上人们的生活都在逐渐变好,我的心也变得畅然,对未来充满期待,新的一年就这样在家家户户的炮声中开始了……
 (作者系高坝收费站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