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期 第169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8-1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在路上……
----------聚焦高温下的安康公路人      
新闻作者:文 / 图 周迎春 杨莉 张辉 张羽
在路上,他们始终在路上,挥汗如雨,雨润路更畅……
火热盛夏,层层热浪迎面而袭,让人窒息。安康千里国省干线公路上,公路人头顶烈日,修补路面病害、清理边沟涵洞、修复公路设施、查处超限超载车辆。他们用双脚感知大地热度,用双手书写责任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初心和使命,挥汗如雨毫无怨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全力为社会提供“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今天,我们的镜头,聚焦这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铺路石”,讲述他们烈日下的执着与坚守。
人物一:210国道K1033+200正在清理水沟的江口道班职工
7月23日,天气晴,一场暴雨,空气中多了一些闷热和潮湿。短暂暴雨冲刷导致宁陕段江口道班辖区路段8处、160米水沟被淤泥填塞,严重阻塞排水。
下午3时,210国道K1033+200处,江口道班班长李桂宝正带领几名道班职工进行疏通作业。该处水沟长约8米,其中6米被农户搭接的盖板覆盖,淤泥、树枝、石块和垃圾等杂物将水沟堵塞的严严实实,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李桂宝带头跳下水沟,用铁锹一铲一铲的将污泥往斗车上装,黝黑的面庞在烈日的照射下越发油亮通红,汗水顺着帽檐往下流,胸前、背后的汗渍浸透了一片。
盖板盖住的水沟部分形成一个宽约80公分的狭小涵洞,铁锹只能铲出洞口的淤泥杂物,里面的怎么办?“我身体瘦小,我来”――道工郑清学主动请缨,全身趴在水沟里,用洋镐头一点点将污物往外掏。遇到挖不到的角落,他便用双手作业,每清理完一部分,他就匍匐前进一点,整个身子紧紧贴在沟底,全然不顾脸上、身上满是厚厚的淤泥。
“像这样清水沟的次数多吗?”我们问到。班长李桂宝停下手中的作业,顺手摘下头顶的安全帽,发缕被汗水完全打湿紧贴额头,他用胳膊揩了一把脸颊的汗水,喘了口粗气答道:“汛期比较多一些,平均每个月都要清理两三次。只要遇到暴雨塌方,水沟涵洞难免淤塞,我们清完路面塌方就要立即赶着去清理水沟,只有保障公路排水顺畅,咱们辛苦养建的路基才不会受损坏。”“觉得辛苦吗?”“公路人嘛,这也是我们的职责,看到道路畅通、行车安全,我们也不觉得苦了……”
宁陕段段长周自林介绍说,近期宁陕境内雨水较多,宁陕养管的路段又长,各道班在保证日常养护的基础上,加大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置道路险情和安全隐患;水毁发生后,常常加班加点组织机械、人力进行清理,天热,大家却毫无怨言,因为这是公路人的职责所在。

在全市1141公里的国省干线公路,还有近四百名这样的道班职工,他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斗骄阳、战高温,坚守在公路上,扫路面、清水沟、疏涵洞、修绿化,用汗水保障着道路畅通。

人物二:207省道K43+900临时治超点正在检测车辆的路政人员
7月26日下午3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毒辣的太阳照射着每一寸大地,空气中热浪翻滚。我们来到207省道K43+900处獐河沟临时治超点,这里驻扎着一支由关庙治超站、汉滨段、瀛湖中队、旬阳路政大队10名路政人员组成的治超队伍,负责治理安岚路三轴以上拉运矿石、煤炭、水泥熟料及砂石料等超限超载车辆以及抛洒污染公路行为。该治超点分为两组,每组24小时“白加黑”不间断式轮流执法检测,每天大约要检测200至300辆车。
烈日下,一辆陕G车牌号的四轴重型货运卡车在执法人员尹明杰有条不紊地引导下,缓缓驶向便携称重设备。滚烫的路面腾起阵阵蒸汽从脚板底直往上蹿,身着反光背心的尹明杰曝露在阳光下“炙烤”着,帽檐下他的面庞晒得发红,汗珠子一颗接着一颗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滚。“超重1.68吨……”活动板房窗口,治超二班班长刘浩瀚手持检测设备探出头来喊到,并开具超载情况告知单请驾驶员签字确认。
这是安康公路局今年设置的4个临时治超点中的一个。今年以来,针对境内重要工程建设砂石料用量急剧增加,安康市国省干线公路治超盲区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骤增,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实际,公路局在原有三站一场固定检测的基础上,组成执法力量在316国道、207省道、308省道组建了平利老县镇、汉滨獐河沟、汉阴蜡烛山、岚皋蜡烛山流动治超点,对治超盲区采取层层设防,开展流动治超,实施全天候全时段检测,强化治超网格覆盖,自5月14日开检以来,共计检测车辆59171辆,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713辆,累计卸分载货物3945吨,警告超限吨位共计570.53吨。通过4个流动治超点的布控,特别是汉阴蜡烛山检测点的启动卡住了自汉中往镇坪、岚皋方向超限运输车辆的咽喉,六轴“百吨王”等大型货车恶意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境内国省干线公路货车运输装载行为进一步规范,盲区路段违法超限运输率下降到0.01%,整体治超态势平稳良好。
数字是枯燥的,背后却是路政人员克服简陋工作条件、不惧苦累,默默的付出和坚守:一个简陋的遮阳棚,是4个临时治超点最初的办公场所,治超人员24小时呆在棚下,忍受着蚊虫叮咬,遇到暴雨天气,棚子还会被雨直接压垮、被风掀翻吹走;一件件散发着臭味汗渍斑斑的制服,是每个治超人员辛苦治超的见证,一天执勤下来,没有地方洗澡,他们只能任由衣服上的汗渍干掉、湿透、再干掉。獐河沟治超一班班长常城兼顾治超点工作和安火路路政巡查,每天要在全线跑上几个来回;关庙检测站执法人员林轩长了疱疹,治疗和上班两不误;治超二班班长刘浩瀚在工作中摔伤了腿,却只休了一个礼拜假就赶回来上班;汉阴蜡烛山治超点负责人姚舜群在连续20多天打仗般的高强度工作下病倒了,正在附近诊所挂吊瓶的他听说货运车辆聚集治超点“讨要说法”,拔掉针头就朝站上跑……
问他们有没有怨言,他们说:看着超限超载车辆肆意践踏我们辛苦建养的公路桥梁,就觉得着急和痛心;每拦截一辆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制止污染破坏公路的违法行为,心里就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自豪感。凭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护了我们的公路桥梁、保障了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保证了社会公众更好出行,苦点累点,都觉得值了……
人物三:奋战在308省道养护大中修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
如果说40℃对大家来说是考验,那么沥青上不下150℃的温度对他们来说应该叫作“折磨”,但眼见着黑色的路面一米一米向前延伸,他们却是“痛并快乐着”。
8月2日,我们来到308省道2018年大中修工程LM-2标段施工现场。刚打开车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不远处,引擎轰鸣。运装沥青料的车辆来回奔忙,七八名头戴标志帽,脚穿胶底鞋,挥舞着铁锹的工人正在热浪滚滚的作业面穿梭忙碌。混合料不断从摊铺机上卸下,碰到一些边边角角或者机械摊铺不够密实的地方,他们及时用铁锹不停补料、找平,清理整形。各种型号的压路机进行来回碾压,牢牢地将沥青料碾压密实、平整。
在路面上作业,没有地方躲荫凉,一顶草帽、长袖长裤,就是他们避暑遮阳的最好工具。每天,他们就像在一个大的锅炉房里,浑身上下跟刚洗完澡似的,衣服湿了拧干后继续穿,再厚实的衣服也一会儿就结下了盐晶。高温烫得脚底起泡,呛鼻的沥青味让人呼吸都有点困难,为了抓住高温晴好沥青路面铺筑的最佳时机,他们日日在滚滚热浪的公路上,饿了在路边扒拉几口盒饭,中暑时喝一瓶随身携带的霍香正气水继续上路。
“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烈日酷暑,旁人钻在空调房里还嫌热,可我们的施工人员却日复一日在高温下劳作。由于路面未实行全封闭施工,该路段又处在车流量大的路段,交通管制压力非常大,我们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施工,中午就在施工现场吃”送“饭,晚上7点停工清理现场后,一般要晚上9点左右才能赶到项目部吃晚饭。前天晚上,为了避开行车高峰时段,我们奋战一通宵,完成了平利县城西大桥三叉路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铺筑。”该标段项目经理胡鹏介绍说。
据了解, 2018年大中修项目涉及316国道、207省道、308省道3条线路,全长59.9公里。自5月开工以来,安康公路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优化工程设计,强化合同管理,细化责任分工,推进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确保质量安全进度。项目办抓住当前施工有利时节,实行“朝五晚九”工作时间,路基、路面、桥涵、防护及排水工程等多个分部同时开展作业,压茬推进,目前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完成合同总价61.1%,完成预算批复建安费61.3%。公路局正抓紧施工,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