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期 第1699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8-10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一版 下一版 >
“四大法宝”为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行安全保驾护航
新闻作者:文 / 张一琛

2018年对全体“隧道人”来说绝对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因为随着三年来年均高达20%的车流量增幅,秦岭终南山隧道日均及节假日车流量分别达到了1.7万和3.3万余辆。其中,单日最高车流量记录更是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被两次刷新,达到了5.1703万辆(隧道设计交通量为2025年2.5万辆),同时,隧道还又一次迎来了持续62天(5月25日至7月25日)的西汉高速货车分流保畅任务。
不过,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和庞大的车流量压力,隧道的员工们却显得信心十足,因为在他们看来,今年陆续新添的“四大法宝”足以让他们有信心打赢这场“隧道保卫战”。
法宝一:POC(无线一键通)对讲系统
党敏红在隧道监控指挥中心已经工作10个年头了,作为监控班长的她在这10年里通过指挥调度,连同其他隧道一线救援人员共同处置了大大小小上百起事故。按她的话来讲,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有一部不受距离限制的对讲机进行指令发布,因为以往一旦隧道内出现事故,监控值机员们往往需要重复打几十遍电话来通知各个一线部门和值班人员,浪费人力不说,还有可能延误救援时机。如今,首个应用于国内隧道运营管理的POC无线对讲系统在秦岭终南山隧道已经应用半年多了,它不仅真正实现了公网条件下不限地域的语音群呼、文字互动以及GPS定位功能,还能拍摄视频图像实时发送给所有人员。在它的帮助下党敏红可以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向全体一线救援和值班人员发布救援指令,与全体参与人员共享事故最新态势,真正做到了全盘出动和信息化救援。
目前,这套对讲系统已历经半年多的实战考验,在实际应用中,它明显地提高了指挥调度、应急救援以及人员“单兵作战”能力。
法宝二:车道指示器声光爆闪联动装置
传统车道指示器主要依靠其上显示的“绿剪头”和“红叉”来提醒车辆前方道路通行状况,但多位二次事故当事司机却表示,他们往往很少对指示器信息产生足够的重视。面对由此可能会产生的安全漏洞,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试点了车道指示器与报警器、爆闪灯联动远程自动控制改造。如今,当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后,车道指示器在变成“红叉”的同时还会发出灯光爆闪和警笛提示音,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对事故现场上游司乘人员给予预警和提示,有效降低了二次事故发生概率。
法宝三: 折叠电动自行车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条有趣的传闻,有人在秦岭终南山隧道内看到一名路政人员骑着辆响着警笛带有爆闪灯和路政标志的折叠电动自行车从旁经过。原来,当时隧道内有两辆轿车发生轻微剐蹭,虽无人员受伤但却占用了两条车道,由于当时正值西汉高速分流期间,隧道内车辆繁多,很快便将赶来的路政巡查车堵在了三公里之外。不过这已难不倒如今配备了路政专用电动自行车的路政队员们,只见他们快速将折叠车从后备箱取出,即刻化身“路政轻骑兵”赶赴事故现场。以往遇此情况只能徒步前行的路政队员们,如今已能够在拥堵的隧道内穿梭自如,并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展开交通疏导和事故处置工作,这不仅大大缩短了事故救援和拥堵时间,还有效防止了二次事故的发生。
法宝四:防闯入预警系统
路政队员李选红曾经说过,他们在隧道内处置交通事故过程中最担心的便是二次事故的发生。的确,隧道内光线比露天要弱,且密闭的隧道空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传统防撞桶很难真正阻隔迎面而来的危险,而这套防闯入预警系统则是通过在传统锥形防撞桶上套上带有爆闪灯的传感器,形成区域警戒网,当车辆闯入该区域触发传感器时,执法人员随身携带的预警接收器便会立即发出声光震动报警,警示现场人员及时避让。时间就是生命,提前预警的几秒钟,往往就能防止意外的发生。
目前,这套防闯入预警系统在全国高速公路尚属首次应用,但一段时间以来,它已经充分得到了路政队员们和隧道内养护作业人员的认可。按李选红的话来讲,现在在隧道内进行交通疏导和事故处置时真的感觉踏实多了。
随着西汉高速全面解除货车限行,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顺利完成了这场历时62天的“大考”,期间隧道内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