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期 第1700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8-14 星期二
今天是: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第四版 < 上一版   
他的追求
新闻作者: ■ 许 莉

烈日悬挂当空,沥青混合料烟熏火燎,这是他最熟识的场所。晨光佛晓微亮,夜风骤起奔鸣,这是他最常见的画面。作为沥青路面摊铺工班长,白天黑夜,寒来暑往坚守在施工一线,是王永康的工作,更是他不懈地追求。
十七年前,20出头的王永康只身一人从扶风老家来到了西安,踏进了陕西路桥,成为了一名筑路者,从此南征北战,以建设为己任,以四海为家,沙漠戈壁、荒山峻岭,西禹、神府、西延、西商、西兰、西宝等一条条高速路的建设掠影中,都有他的艰辛和汗水。
初进公司时,他对一切都感到新鲜,但机械专业的他对摊铺机兴趣更大,2004年他得到了对他而言格外神圣的机手岗位。日常保养,维护,无一不严格要求,摊铺路面平整,线行流畅,机况维护优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认为操作手艺一流。直到被前辈提问“你知道摊铺机的七大动力系吗?两大控制系统吗?电脑一但发生故障如何使用应急系统继续摊铺?匝道,服务区,互通立交等高难度摊铺怎么办?匝道急弯大横坡摊铺时的夯锤,振动,摊铺速度之间的匹配调整?”一连串的问题让他傻眼,最后留给他的只是一句“年青人,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迎面而来的质疑让他瞬间自我清醒不少,但他没有气馁,经过反思后暗下决心要将前辈的技艺学到手,翻开摊铺机操作手册从前翻到尾都没有看对方所说的内容,方才明白这一切都是来自实践中的学习总结而来,自己的经验还差得远。
次年,黄延高速延安男至枣园段工期压缩,沥青工班急缺一名操作手,王永康踊跃报名,顺利通过选拨。可当他面对那辆久经考验,千疮百孔破烂不堪的摊铺机顿时心生悔意。这时,影响他铺路生崖的寄师傅见他有悔意便给他讲解了这辆摊铺机的赫赫战功与先进的配置,虽然小故障率高但都能现场解决,还告诉他,只有在老机子上才能学到真正的手艺。听完寄师傅的话,他心静了,马上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任务中去。每天早晨5点半,他就准时到工地,检查机子,熨平板加热。6点早饭送到工地的同时源源不断的料车已在机子前面整齐排列,几分钟迅速吃完后立马投入到工作中。40多度的天气外加160度的混合料高温,每天一干十七八个小时,从不叫苦,机子出小故障了就在寄师傅的指导下轻松排除。成长,就这么不疾不徐的到来,摊铺技术也在他的期盼下不断提升。
2010年,他当上沥青工班长,挑起了攻坚克难的重任。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他就多方协调,讨论研究,科学规划,灵活组织,不断探索最优方案。每天天没亮,他已经开始人员调度、物料协调。施工结束,别人早已休息,他却继续安排次日摊铺进度和物料,查找当天施工问题。每逢艰巨任务,他总冲锋在前,在他的带领下,油路班顺利完成一个个施工任务,走在全线前列。
2015年秋,新型材料的出现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MA玛蹄脂间断级配料的摊铺成了一道技术难题。为了攻克,项目部特邀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学习,他越听压力越大,却不怯懦。细致做完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对摊铺场面、摊铺机的预热、熨平板垫木的厚度、摊铺的速度、碾压的速度、次序、混合料的温度等制定详细规范,杜绝所有人员在摊铺成品上行走,召集工友开现场会,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当摊铺机旋出料时大家欢呼了,出料正常,依次合理按排碾压顺序。一百米出去,漂亮,平整,靠着技术的总结提炼,顺利完成了项目部的任务,也为后来施工橡胶沥青打下了坚定的技术基础。
现已40岁的王永康,在铺路的道路上遇到过很多难题。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等多次横在他的面前,但他带领团队用不屈的毅力和拼搏的狠劲逐一攻克,打造出一支善打硬仗的油路尖兵。而闲暇之余,他更乐意和青年员工多交流,扯扯家长里短,聊聊生活趣闻乐见,时常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没事就通过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讲解问题,在匝道施工中弯急横坡大教青年人牢守安全关,告诉他们怎么减少卸料时倾斜风险等等。如今,他带的徒弟们基本都能独挡一面。面对感谢,他只是感慨,这些青年人让他想到曾在自己茫然无措时给予他诸多帮助的前辈师傅们,他不求其他,只希望路桥的精神可以这样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作者系陕西路桥集团路面工程有限公司职工)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