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期 第170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8-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二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春风沉醉 的晚上
新闻作者:0

书  名:《春风沉醉的晚上》
作  者:郁达夫
推荐人:王  璐
【精彩书摘】
天气好像变了。几日来我那独有的世界,黑暗的小房里的腐浊的空气,同蒸笼里的蒸气一样,蒸得人头昏欲晕,我每年在春夏之交要发的神经衰弱的重症,遇了这样的气候,就要使我变成半狂。所以我这几天来到了晚上,等马路上人静之后,也常常想出去散步去。一个人在马路上从狭隘的深蓝天空里看看群星,慢慢地向前行走,一边作些漫无涯的空想,倒是于我的身体很有利益。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才回家里。我这样的走倦了回去就睡,一睡直可睡到第二天的日中,有几次竟要睡到二妹下工回来的前后方才起来,睡眠一足,我的健康状态也渐渐地回复起来了。平时只能消化半磅面包的我的胃部,自从我的深夜游行的练习开始之后,进步得几乎能容纳面包一磅了。这事在经济上虽则是一大打击,但我的脑筋,受了这些滋养,似乎比从前稍能统一。我于游行回来之后,就睡之前,却做成了几篇的短篇小说,自家看看,也不很坏。我改了几次,抄了几次,一一投邮寄出之后,心里虽然起了些微细的希望,但是想想前几回的译稿的绝无消息,过了几天,也便把它们忘了。
邻住者的二妹,这几天来,当她早晨出去上工的时候,我总在那里酣睡,只有午后下工回来的时候,有几次有见面的机会,但是不晓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她对我的态度,又回到从前初见面的时候的疑惧状态去了。有时候她深深地看我一眼,她的黑晶晶,水汪汪的眼睛里,似乎是满含着责备我规劝我的意思。
我搬到这贫民窟里住后,约莫已经有二十多天的样子,一天午后我正点上蜡烛,在那里看一本从旧书铺里买来的小说的时候,二妹却急急忙忙地走上楼来对我说:
“楼下有一个送信的在那里,要你拿了印子去拿信。”她对我讲这话的时候,她的疑惧我的态度更表示得明显,她好像在那里说:“呵呵!你的事件是发觉了啊!”我对她这种态度,心里非常痛恨,所以就气急了一点,回答她说:
“我有什么信?不是我的!”
她听了我这气愤愤的回答,更好像是得了胜利似的,脸上忽涌出了一种冷笑说:
“你自家去看罢!你的事情,只有你自家知道的!”
同时我听见楼底下门口果真有一个邮差似的人在催着说:
“挂号信!”
我把信取来一看,心里就突突地跳了几跳,原来我前回寄去的一篇德文短篇的译稿,已经在某杂志上发表了,信中寄来的是五圆钱的一张汇票。我囊里正是将空的时候,有了这五圆钱,非但月底要预付的来月的房金可以无忧,并且付过房金以后,还可以维持几天食料,当时这五圆钱对我的效用的扩大,是谁也能推想得出来的。
“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的样子。”
这是《春风沉醉的晚上》结尾的话语。
整个故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一个贫民窟,一个失意的男青年,一个对现实不满的女青年,情节场景就像是发生在几天之内,似乎简短几句话就能概括完毕,可是若干页中却充斥着各种味道。
17岁的陈二妹在小烟厂做包烟工,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在强迫加班之外得到的报酬却微乎其微,根本不够日常花销。她的父亲过世后她就成为孑然独身的孤女,因此烟厂的人便总想戏弄她。陈二妹生活在社会底层,导致了她对资本家有着强烈的仇恨,尽管她的这种仇恨并不会对工厂有丝毫的损伤,然而这却是从社会底层传来的真挚的呼喊,陈二妹爱憎分明的强烈,她朴素,她深情,她耿直,在自己贫困的生活之下,她主动买面包为主人公充饥,她劝诫主人公走上正途,她正视自己直面错误等等……刻画了一个真诚的深刻的女工形象。
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纵然有才华却贫困潦倒,可是面对陈二妹的时候深深地产生了共鸣,从主人公的第一视角刻画了陈二妹的形象,抒发了对底层劳动者品性的崇高赞美和对资本家的憎恨之感。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代表作,描绘了五四运动时期知识青年沦落成为“零余者”形象,充满着自叙传色彩和浪漫主义,这个故事写于1923年7月,作者自已也认为“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运用内心独白式的写作手法,标签着深刻的个人印记。
在文章中,郁达夫本就像是一个游刃有余的导演,用一帧帧画面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情节,用一个个镜头展现着当下的社会,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结尾中的主人公向街道走去,雾霭沉沉的夜空,浮云暗压在生活之上,走在这街道上的主人公单薄萧条,充满静默。
通过作品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让我们窥探到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书中没有情意绵绵的故事,没有电光火石的火花,两颗寂静的心在黑暗中相惜相依,在贫困中,在黑暗里,在郁达夫心头熠熠地闪光。 (推荐人供职于西禹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