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期 第1705期 本期开刊时间: 2018-08-31 星期五
今天是: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第三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孤独的美食家
新闻作者:0

书  名:《孤独美食家》
作  者:村上龙【日】
推荐人:高正旭
【精彩书摘】
普罗旺斯鱼汤
在旧游艇码头东侧的入海口附近,有一家名叫“芳芳”的家庭餐厅。
有一只黑色的大牧羊犬躺在门口。那只狗绝对不会咬人。据说是因为“它平时只吃鱼”。无论人还是动物,一旦吃了肉,就会变得狰狞凶猛;吃鱼就会变得比较温驯。
这并不是经过科学证明的结论,而是“芳芳”的服务员的个人意见。
“芳芳”餐厅的主厨是在法国南部著名的高龄厨师,大家都称他为“普罗旺斯鱼汤之父”。
我是在七月造访这家餐厅的。和牧羊犬打了招呼,走进餐厅时,已经八点多了,但太阳仍然高高挂在地平线上。
由于是赫赫有名的餐厅,靠窗的座位几乎都竖着预约的牌子。幸好我只有一个人,顺利地被安排在角落的小桌子。
窗外可以看到海口。
海口很小,沿着海口的这一端走到另一端,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有一艘好像租船屋常见的那种附有马达的双人船在湖面上静静摇晃。除了这家餐厅以外,对岸还有比萨店和咖啡店,小孩子们在喝着佩诺茴香酒和力加的客人周围跑来跑去。
不同于蒙地卡罗聚集了不计其数的巨大游艇群,这里的风景令人感到亲切、怀念。
在我喝开胃酒之际,太阳开始西沉了。服务员端着力加酒上来时问我:“恕我冒昧,是否可以请教你的职业?”我的工作是拍摄录像带,算是广告业,但对方听不懂英语,解释起来很麻烦,我便信口开河地编了一个谎言:“我是小说家。”
有一本书,把美人、美食、美酒串联起来,而且语言又非常理性、冷峭与饱满,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职场的精英和社会成功人士,而且作为配角出场的人物都是时髦人士,他们穿梭在风月场,陶醉在酒绿灯红之中,游曳在时尚界、演艺界、文化界和传媒界,并且多金、幽默、潇洒、放荡。把这样的元素拼接在一起,把他们变成同一主题且相互独立的故事,你能想象这样的文字将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阅读之后又会产生怎样的联想?按理说,这样的耀眼东西拼接在一起作为文学的话是非常无聊的。但是村上龙却用这些炫目的素材在他的主题短篇小说集《孤独的美食家》中搭建了另外一番景象。
我对好书的定义非常简单,就如美食一样,可口、易于消化而且卖相很棒,在我看来,所谓好书,不外乎好读、有趣,内容丰富这三大要素。从这个角度出发,村上龙的这本短篇小说集确实算得上是一部好书。
故事的主人公们出入于东京、米兰、巴黎和伦敦这些地方,餐桌上陈列着鲍鱼、龙虾、松茸、生蚝什么的。在华丽与喧嚣的气场中,将冷峭的孤独交织在华丽的大背景下,每一篇小说,每一个故事就具有了一种张力,这种张力直接击中阅读者内心最敏锐的地方,就如“羊脑咖喱一般,咖喱烧灼着嘴巴,舌头和喉咙,顺畅地流入身体,温暖所有的内脏”。
村上龙的小说有一种从外向内的穿透力,同时也具有从内到外的膨胀力。村上龙对食色的描写色情、放荡、佻达、不羁,对孤独的讲述理性、冷峭、精致。他也不回避故事主人公在孤独中膨胀的欲望,也不过分渲染由欲望而衍生的孤独。
这种感官化的描写很对我的胃口。我坚信在这种欲望的背后是一个哲学命题,我甚至感觉,村上龙在丰饶的繁华大布景下,为孤独赋予了某种神谕,让孤独更具有穿透力与杀伤力。
当然,村上龙的这部短篇小说集,美食是主题,也是主角,但是美食和欲望不是本质,在这些短篇小说中孤独是永恒的内核。但是包裹在孤独之外主要还是可口且华丽的美食,是香艳迷离的情欲,是内心深处绽放的恶之花。
这本小说最让我惊讶的是村上龙将美食的感觉与情欲的奇妙组合,这种搭配变化出一种古怪乃至于奇特的感觉,无耻却有趣,荒诞到不忍猝读却又欲罢不能。
他在讲述罪恶的料理时说“夜色从文艺复兴时代设计的庭院渗入玻璃窗,宛如所爱的女人的汗液般渗入我们的身体”。在讲述和一位空姐四次邂逅的故事时说“用夏布利冰过的生蚝滑入喉咙的感触,那是充满情欲的感触”,甚至说“只要想起生蚝的事,就能想起你”。在品尝酥炸带骨牛排时却联想到百老汇风尘少女粗糙且充满诱惑的肌肤。这样的句子很多,将肉体的欲望与味蕾的感觉奇妙地结合,村上龙用小说诠释“食”与“色”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还好,村上龙写的是小说,不是哲学。日本读者将村上龙称为“国民作家”,我想最重要的是村上龙用小说的形式和读者产生了一种共鸣。
在村上龙的笔下,主人公们不娇柔、不造作,不抒情,也不感伤,他们活得心安理得、安之若素,但是在闪烁的霓虹与迷人的美食面前,他们的孤独被放大了,和孤独形影不离的是强劲的悲伤。试想一下,美好的终极就是孤独。人的一生也许就是这样,孤独与欲望是生命轨迹上最爆裂的火焰,我们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收获着充实与成就,同时也体验忧伤与焦虑、迷茫与虚无,激情与惆怅,就如硬币的两个面,它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翻转。 (推荐人供职于汉宁分公司)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