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天赐湾镇李家城则村位于白于山区腹地,土地贫瘠,沟壑纵横,种地基本靠牲畜,农作物非常低产,由于封山禁牧,养殖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微薄。2012年,省高速集团驻村工作队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每年投入15万元帮扶资金,截至目前,共派出5名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张阳、张文两人便是目前在李家城则村的驻村干部,他们为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受到当地干部村民的好评。
村民点赞 高速扶贫工作队深得人心
“村上自省高速集团2012年帮扶以来,在人力物力上投入的力度很大,成立合作社,使村民种庄稼从种到收都减轻了负担。”谈到驻村工作队的张阳、张文,李家城则村村支书景卫锋和村委会主任李军溢美之词不断。“最近又购置了投影仪,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硬化了村组道路,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他们在方方面面做了很多工作,为我们村作了很多的贡献。”
“一开始听不懂方言,还闹了好多笑话。村里人吃饭盐味儿重,口味也适应不了。”张阳说话中间不时夹带些靖边方言,这几个月下来,已经和村民们正常拉话了,还学会了自给自足。如今,扶贫工作队的张阳、张文早已经适应了李家城则村的生活。
成立合作社 减轻村民耕作负担
为促进李家城则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驻村工作队向省高速集团申请,为村上成立了“兴富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以“公司+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社员”的模式,构建贫困户脱贫和广大群众受益的新格局。购买了福田雷沃拖拉机一辆、山东华运深松机一台,牧神(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一台,实现了从种到收一体化作业,满足了当地农民播种收割的需求。“明年计划再购买一台覆膜机,这样村民春种秋收就再不用发愁了。”张阳介绍说。“为了支付司机工费、燃油、维修这些成本费用,普通农户使用机械的时候,我们按照一亩地50元的成本价供他们使用,贫困户使用机器全部免费。
“一亩玉米地一个人得收一天。雇人的话一天得一百四五。如果机械收割就是出点钱,人轻松了,一转就完了,秸秆粉碎还田还能肥地。”当地村民对玉米收割机赞不绝口。
精准施策 入户开展一对一帮扶
在得知帮扶对象郭爱忠除了种庄稼还有修鞋的手艺后,张阳、张文又向高速集团申请,专门为他购置了一套价值2千余元的修鞋工具,还与海则畔移民二区物业部门协商,让他到小区门口出摊。郭爱忠有肾病,工作队协商相关部门为他家安装了净水器。驻村以来,张阳、张文二人入户走访不辞辛劳,无论是天阴下雨,还是炎炎烈日,他们不是在贫困户的家里,就是在去往贫困户的路上。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入户80余次,一户一户了解、一户一户帮扶,人也从“小书生”变成了“黑包公”。
他们还拓展农作物新品类,与试点农户签订了荞麦、山药种植收购协议,改进以往传统的种植方式,不使用化肥、农药,利用农家肥悉心培育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为落实政策宣传,解决群众学习难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制作了宣传册,录制政策宣讲音频,召开党员大会,邀请该村党员学习标杆郭小平为村民讲述其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以党建为抓手,凝聚人心。
引进蟠桃树苗 种下脱贫致富希望树
“今年我们还试种了山药、栽种了蟠桃树,如果试种成功的话,明年打算大面积推广。”张阳说。为了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让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工作队在村委会院内种植了蟠桃苗木,悉心照料,目前长势良好。“蟠桃被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吃了蟠桃可以长寿,将蟠桃苗木种植在村委会院子,也有希望村民平安、健康的寓意。”张文已经驻村一年多,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两个西安人用实际行动向群众宣传动员蟠桃项目,激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困境,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购置电影设备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以前电影公司在村上一年放一两次电影,现在方便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有时候放爱国片,有时候是科教片,农闲时候我们也有个好去处了。”刚看完《科教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村民郭奋民高兴地说。“这电影还能教我们怎么科学种庄稼,好着咧!”在了解到村民农闲时候没事情干,为了提高村民文化生活,减少他们打牌、喝酒的现象,工作队向省高速集团申请,为村民购买了一套价值3万余元的音响设备,组织村民闲暇之余唱歌、跳广场舞,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友谊。
经过省高速集团6年来的努力,目前,李家城则村已经成为脱贫巩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