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收费站班组文化?很多人认为,班组文化就是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办公室里四处张贴各种标语口号,或是办公室里的荣誉奖牌等等。不可否认,这些都是班组文化的内容,但班组文化绝不仅仅就是这些。在我理解中,班组文化建设与管理应该有以下几点:
要注意发现和培养班组的特色兴趣文化。班组文化是班组成员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在工作岗位上形成的一种文化风格,这种文化风格彰显了班组的文化个性。如有的班组能打硬仗,有的班组经常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有的班组善于学习,有的班组能提合理化建议,有的班组能搞改革,有的班组成员经常谈心交心,有的班组服务工作有声有色,有的班组喜爱文艺活动,班组充满生机活力,也激发班组成员蓬勃向上的热情。这些鲜明的班组文化特点,展示了班组文化魅力,也成为了班组的活力源泉。
全站总动员,共同参与,相互协作。以信守班组文化理念为前提,可以将全站人员并入一个大班组,目标一致共同创建和享受创建成果。全体人员要具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和方式,能让每个人都能充分挥洒个性,表现特长,激发发自内心的动力和理想;同时要取长补短,选用一些优质内容,做好引导优化工作,要坚持精细化、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管理水平将决定文化创建和管理的品质优劣,是一项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制度,展现完美执行力。制度的执行情况或外在表现力是班组价值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窗口和体现,是文化得以落地的保障。“严”字当头,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必须要坚持“制度至上,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完美的执行力则是将文化引领与行政管理完美结合起来。要区分制度与制度文化,制度是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持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是行为规范;而制度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特征和文化现象,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创建优化班组文化的同时要完善安全文化的创建。安全文化的内容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也有制度范畴和行为范畴。最表象一层是表层文化,如安全标志、口号、宣传品;第二层是制度文化,是企业发布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规程、检查考核等文件化材料;第三层便是深层行为文化,是每个岗位表现出的带有职业特色的行为方式;最后一层是核心,就是观念养成,让员工在工作中形成安全共识,是企业安全要求和各项规程在员工心目中的认知和认可程度。总之,便是要从主体人的安全警示、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认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等全方位进行跟进培训和引导。
班组文化就像引领班组的一面旗帜,让班组员工树立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在文化的感召下,每个成员的行为不但符合单位要求,兼具很强的自觉性,能将被动行为变为主动,最终取得不凡的成绩。